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丘一壑

一丘一壑

丘:小土山。壑:山沟。一丘可以栖身,一壑可以垂钓。原指古代隐士隐居垂钓之处,后以此典咏寄情山水的情怀。

【出典】:

汉书》卷100上《叙传上》4205页:“若夫严子者,绝圣弃智,修生保真,清虚淡泊,归之自然,独师友造化,而不为世俗所役者也。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例句】: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官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唐·刘宪《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非吏非隐晋尚书,一丘一壑降乘舆。” 宋·张方平《都官叶纾郎中归三衢》:“一丘一壑平生志,况有门人伴钓游。” 宋·陆游《不山》:“一丘一壑吾所许,不须更慕明堂材。” 宋·周辉《清波杂志》:“归老素志,竟堕渺茫,一丘一壑,天实啬之。” 明·徐宏祖《题小香山梅花堂诗序》:“兄以一丘一壑过之,且筑圹于侧,与山缔生死盟。” 清·陈书《西楼夜坐》:“江山信美非吾土,一壑一丘聊置身。” 清·郑燮《题画竹》:“一丘一壑之经营,小草小花之渲染,亦有难处。”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154首:“一丘一壑我前导,重话京华送我情。”


并列 ①指一山一水。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百五十四:“~我前导,重话京华送我情。”②指辞官隐居,寄情山水。语本《汉书·叙传上》:“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官准则,臣不如亮;~,自谓过之。’”△多用于山水方面。


【词语一丘一壑】  成语:一丘一壑汉语词典:一丘一壑

猜你喜欢

  • 干戈识虎皮

    《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车甲衅而藏之府库,而弗复用,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櫜(音gāo,收藏甲衣或弓箭的袋子),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东汉.郑玄注:“包

  • 终焉志

    唐.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唐代李延寿《南史.隐逸传下.刘慧斐传》:“慧斐少博学,能属文,起家梁安成王法曹行参军。尝还都,途经寻阳,游于匡山

  •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韩非子.五蠹》:“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事异则备变。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周文王行

  • 画蛇添足

    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坏事。楚怀王时,楚国将领昭阳率楚军伐魏,夺取八座城池,随即移兵攻齐。这时,齐王派陈轸为使者去见昭阳,先向他祝贺战胜魏国之功。而后问他按照楚国法令,打了胜仗,如何升官加爵

  • 武陵路

    同“桃源路”。唐刘长卿《秦系倾以家事获谤因出归山每荷观察崔公见知欲归未遂感其流寓诗以赠之》诗:“初迷武陵路,复出孟尝门。”

  • 张楷市

    源见“华阴市”。借指从学弟子会集之所。用以称颂学养深厚、受人尊崇之人。清高孝本《赠王山史先生》诗:“欲依张楷市,可许一廛分。”

  • 击吐壶

    同“唾壶击缺”。明王世贞《谢生歌七夕送脱屣老人谢榛》诗:“剧谈挥麈击吐壶,囊中欲探一钱无。”【词语击吐壶】   汉语大词典:击吐壶

  • 变橘

    同“橘化为枳”。唐孔绍安《伤顾学士》诗:“游人行变橘,逝者遽焚芝。”按,作者系越州 山阴人,北游入隋,后归唐,故有是言。【词语变橘】   汉语大词典:变橘

  • 一而再,再而三

    《尚书.多方》:“至于再(第二次),至于三。”后因以“一而再再而三”用为反复多次的典故。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五节:“历观古今中外正史小说所记载英雄患之事,惊心动魄者,不一而足,未有自入患难自出

  • 鸡口羞牛后

    源见“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小者之首羞于为大者之后而受制。宋陈师道《次韵秦观听雁闻鸡》之二:“固知鸡口羞牛后,不待鸡群已可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