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琴一鹤

一琴一鹤

赵抃(biàn变)匹马入蜀事。赵抃(1008-1084年)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字阅道,号知非子。仁宗景祐进士。仕州县,以治绩召为殿中侍御史。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改益州。巡察所属州县,考核官吏治绩,无所不至。百姓欣喜,奸吏惧服。又自奉俭朴,蜀中风俗为之一变。召为右司谏。赵抃与唐介、吕诲、范师道一起曾上书二十余次,揭发副枢密使陈升之奸邪、交结宦官事。结果,陈升之被迫去职,赵抃等上书人也被罢黜。赵抃贬为虔州知州。此后历任度支副使、河北都转运使等职。英宗治平(1064年)初改知成都府。赵抃刚到成都时,见有聚为妖祀(祭祀)的,就以法严治,首恶必纠,胁从宽释,蜀地百姓十分高兴。英宗曾说:“赵抃为成都中和之政”。神宗即位后,赵抃被召知谏院。按照惯例,近臣从成都任职回朝后,必定提拔大用,多在中书省或枢密院任要职,而赵抃却授予谏官,大臣多不明白。神宗说:“我要靠他进谏,暂时任用为谏官,对以后的晋升没什么影响。”赵抃向神宗致谢,神宗说:“朕听说你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这是值得称道的。”不久,便提拔他做了参知政事。赵抃深深感激神宗的知遇之恩,凡朝中有不协调的事,必秘密上奏,告知皇上。神宗则亲自起草诏书,答复并表扬他。

【出典】:

宋史》卷316《赵抃传》10323页:“神宗立,召知谏院。故事,近臣还自成都者,将大用,必更省府,不为谏官。大臣以为疑,帝曰:‘吾赖其言尔,苟欲用之,无伤也。’及谢,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未几,擢参知政事。抃感顾知遇,朝政有未协者,必密启闻,帝手诏褒答。”

【例句】:

宋·苏轼《题李伯时画赵景仁琴鹤图》:“清献(赵抃谥清献)先生无一钱,故应琴鹤是家传。”


并列 指为官清正廉洁。史载宋·赵抃任成都转运使,到任时随身只带一琴一鹤。元·无名氏《冯玉兰》1折:“你把那行装整顿,无过是~紧随身。”△褒义。多用于为官品质方面。


【词语一琴一鹤】  成语:一琴一鹤汉语词典:一琴一鹤

猜你喜欢

  • 庄舄病吟

    同“庄舄越吟”。宋黄庭坚《去岁和元翁重到双涧寺》:“安得一廛吾欲老,君听庄舄病时吟。”

  • 解风瓢

    源见“许由瓢”。表示隐者的傲世。元周权《接竹引泉》诗:“未能学许由,厌喧解风瓢。”【词语解风瓢】   汉语大词典:解风瓢

  • 月是故乡明

    故乡的月亮格外觉得明亮。 表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语出唐.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杨泓《“月是故乡明”》(《长江日报》1992年9月15日):“张先生喃喃道:‘想起在国外举头望

  • 恼公

    唐.李贺有《恼公》诗,写诗人自己对意中女子的思念。恼公,是自嘲的意思。后因用为自嘲以遣怀的典故。清.冯起凤《昔柳摭谈.秋风自悼》诗:“挑灯勘破《红楼梦》,剩有闲情托恼公。”【词语恼公】   汉语大词典

  • 祥桑

    《竹书纪年》卷上:“太戊遇祥桑,侧身修行,三年之后远方慕明德重译而至者七十六国。”又《史记.殷本纪》:“亳有祥桑榖共生于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岂有阙与?帝其修德

  • 苏娘

    源见“织锦回文”。指窦滔妻苏蕙。清李渔《怜香伴.僦居》:“任你织回文,巧擅苏娘。”【词语苏娘】   汉语大词典:苏娘

  • 汉求季布

    《史记.季布列传》:“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乃髡钳季布……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

  • 范叔袍

    源见“绨袍惠”。指敝衣薄袍。宋苏轼《雪诗》之三:“半夜欺陵范叔袍,更兼风力助威豪。”清赵翼《前守韦缘事罢官诗以送别》之二:“民犹争诵廉公裤,我敢相矜范叔袍?”

  • 相贺之禽

    源见“燕雀相贺”。喻喜得其所者。唐李商隐《为李贻孙上李相公启》:“金楹假荫,望同相贺之禽;珠岸回光,庶及不枯之草。”

  • 茂陵多病

    同“马卿多病”。司马相如免官后家居茂陵,因以为称。宋李新《浣溪沙.秋怀》词:“未老功名辜两鬓,悲秋情绪入双眉,茂陵多病有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