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呼渡河

三呼渡河

宗泽不忘恢复事。宗泽(1059-1128年)字汝霖,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哲宗元祐进士。靖康元年(1126年)任磁州(今河北磁县)知州。这时金兵已渡过黄河,直逼东京(今河南开封)。宗泽赴任后募集义勇,坚守城池。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灭掉北宋,将宋徽宗赵佶和钦宗赵桓掳至北方。同年,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今河南商丘)称帝,是为高宗,高宗南下扬州,命宗泽担任东京留守。宗泽为了完成收复中原大业,招募人才,联络义军,整饬军队,修筑城防,屡败金兵。为了收复失地,一年之中他曾二十多次上书,力请高宗还都汴京,领导人民抗金。都被投降派黄潜善扣压和阻拦,终于忧愤成疾,背生疮疽。部将前去看望,宗泽含泪说:“我因心中忧愤,致成此疾。只要你们能坚持抗金杀敌,我死而无恨。”众将人人感动,哭声不止。表示誓当尽力。众将离去后,他慨然长叹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第二天,阴晦不晴,宗泽没有讲一句有关家事的遗言,只是连呼三声“渡河”离开了人世。后人常用此典比喻爱国忠贞之士报国之志至死不泯的英雄气概。

【出典】:

宋史》卷360《宗泽传》11284、11285页:“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入问疾,泽矍(jué决)然曰:‘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众皆流涕曰:‘敢不尽力!’诸将出,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都人号恸。遗表犹赞上还京。”

【例句】:

明·陈瑚《李映碧廷尉遗地图》:“错疑留守魂归夜,风雨声声唤渡河。” 清·蒋泽沄《阅中法和约》:“过河三唤宗留守,拜表千言汉武侯。尽瘁未能回劫运,孤忠谁与挽狂流!” 近现代·柳亚子《追怀亡友赵伯先生烈》其一:“化碧苌弘原抱恨,渡河宗泽漫相猜。”


猜你喜欢

  •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旧唐书.魏徵传》:“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玉娇梨》12回:“~,一着不到,满盘从起。”【词语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成语: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 季心恭

    《史记》卷一〇〇《季布列传》:“季布弟季心,气盖关中,遇人恭谨,为任侠,方数千里,士皆争为之死。”据《史记》记载,汉代季布之弟季心待人恭谨,性格侠义豪爽。后以“季心恭”喻指待人态度恭谨有礼。唐.李商隐

  • 客星犯帝座

    东汉严光(字子陵)与光武帝同卧一榻的故事。《后汉书.严光传》:“引严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帝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客星:忽隐忽现

  • 机械者流

    《庄子.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庄子文中“机械者”系指心中充满机关巧算的人。后因以“机械者流”称谓奸佞巧诈之徒。清.沈起凤《谐铎》卷七:“我辈笑啼,由中而发;不似世途上机械者流,动以假面向人。

  • 先狗马,填沟壑

    填沟壑:死的代称。 在别人的狗马死去之前,自己就已死去。 古人对死的一种委婉说法。语出《史记.平津侯列传》:“公孙弘乃上书曰:‘臣弘素有负薪之疾,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愿归侯印,乞骸骨

  • 不耐烦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万机缠其心,世故繁其虑,七不堪也。”鞅掌:事务烦杂的样子。意思说不能承受烦剧的事务。后多用来形容急躁而没有耐心。《宋书.庚炳之传》:“炳之为人,疆

  • 画图麒麟阁

    同“画麒麟”。唐高適《塞下曲》:“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 过颐豕视

    过:大。颐:下巴。指人的相貌不好,下巴过大,耳后见腮,看人若豕之偷视。据说是不仁者的相。《战国策.齐策上》:“王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靖郭君曰:‘太子相不仁,过颐豕视,若是者倍反,不若废太子,更立卫姬婴

  • 休牛桃林

    同“归马放牛”。汉刘向《新序.善谋下》:“休牛于桃林,以示不复输粮。”

  • 累卵之危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唐.张守节正义引〈说苑〉:“晋灵公造九层之台,费用千金,谓左右曰‘敢有谏者斩’。荀息上书求见曰:‘臣不敢谏。臣能累十二博棋,加九鸡子其上。’……于是荀息正颜色,定志意,以棋子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