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上炙发绕

上炙发绕

韩非子.内储说下》:“文公(晋文公,重耳)之时,宰臣上炙而发绕之,文公召宰人而谯(谯,谴责。《艺文类聚》引作诮)之曰:‘女(汝)欲寡人之哽邪?奚为以发绕炙?’宰人顿首再拜请曰:‘臣有死罪三:援砺砥刀,利犹干将(古宝剑名)也,切肉,肉断而发不断,臣之罪一也;援木贯脔而不见发,臣之罪二也;奉炙炉,炭火尽赤红,炙熟而发不焦,臣之罪三也。堂下得无有疾臣者乎?’公曰:‘善。’乃招其堂下而谯之,果然,乃诛之。”

此外,晋平公时亦有少庶子进炙发绕事,故事大略同,可参阅。

在这个“上炙发绕”的故事中,宰人机敏善辩,以自罪自责的口吻,从三个方面为自己进行了有力的辩护,最后指出炙上绕发只能是嫉恨者的栽赃陷害。文公经过调查,事果昭然,栽赃者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上炙发绕”的典故故事,用以喻指栽赃陷害,也可以说明在处理问题时,应审慎察考,才不至发生错误。


猜你喜欢

  • 飞凫仙令

    同“飞舄王乔”。宋晁补之《一丛花.再呈十二叔》词:“飞凫仙令气如虹,脱屐向尘笼。”清 丘逢甲《黄子惠曾由沪上同舟至直沽一别十年矣》诗:“飞凫仙令循良治,戎马书生汗漫游。”

  • 豹成文

    源见“南山雾豹”。比喻潜身隐居,洁身自好。宋黄庭坚《赋未见君忧心靡乐八韵寄李师载》:“雾重豹成文,水清鱼自见。”【词语豹成文】   汉语大词典:豹成文

  • 崔帅留靴

    源见“脱靴㈠”。形容地方官清廉有德政,受民爱戴挽留。清袁枚《接冯星实方伯手书道西江去官光景》诗:“崔帅留靴沿路泣,文翁画像满城看。”

  • 娥英泣

    源见“湘妃竹”。指忧伤之泪。元汪克宽《题道士张湛然弹琴诗卷》诗:“娥 英泣洒湘筠斑,迁客相逢话羁旅。”

  • 元龙豪

    同“元龙豪气”。明文徵明《和陈道济金陵杂诗.入京》:“野草依然朱雀桥,风流今属元龙豪。”【词语元龙豪】   汉语大词典:元龙豪

  • 黎庶涂炭

    形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痛苦境地。《晋书.刘元海载记》:“黎庶涂炭,靡所控告。”见“生灵涂炭”。《晋书·刘元海载记》:“~,靡所控告。”【词语黎庶涂炭】  成语:黎庶涂炭汉语大词典:黎庶涂炭

  • 孤孽

    同“孤臣孽子”。明徐祯卿《谈艺录》:“孤孽怨思,达人齐物。”【词语孤孽】   汉语大词典:孤孽

  • 元亮井

    晋.陶渊明《陶渊明集》卷二《归田园居五首》其四:“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晋.陶渊明在《归田园居》诗中曾写到自家宅院中已经废置不用的一口旧井。后因用为咏怀故居之典。唐.李商隐《二月二日》诗:“万里忆

  • 茅塞顿开

    源见“顿开茅塞”。清李渔《奈何天.形变》:“茅塞顿然开,分明是奇福至,貌随心改。”主谓 茅塞,被茅草阻塞。顿,立刻。原来心里像被茅草阻塞着弄不明白,现忽然一下子打开了。形容心中疑难问题或疑惑一下子解开

  • 三日烧玉

    《吕氏春秋.士容》:“故君子之容,纯乎其若钟山之玉,桔乎其若陵上之木。”东汉高诱注:“纯,美也。钟山之玉,燔以炉炭,三日三夜,色泽不变。”古人说钟山之玉色泽最美,虽燔以火三日三夜而颜色不变。后常用以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