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名一钱

不名一钱

名:原指给铜钱铸上“邓氏钱”名义,后转为占有之意。此典指邓通最后没有一文铸有姓氏之“邓氏钱”,即不占有一文钱,贫穷到极点。后以此典比喻穷到一文钱也没有。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去世,太子刘启继位为汉景帝,就把邓通免官,在家闲住。过不多久,有人告发邓通偷出境外铸钱,汉景帝把邓通交给法官审问,确有这种情况,遂定案,把邓通家财产业全部没收,还欠债数亿万。长(zhǎng掌)公主(汉文帝长女刘嫖,为汉景帝姐,封馆陶公主)赏赐邓通一些东西,官吏就随即没收那些东西,一只簪(zān糌,古人用来插定发髻之条状物,用金、玉、骨等制成)也不准随身。于是长公主又派人给予衣食。邓通最终没有一文“邓氏钱”,寄住并死在别人家里。

【出典】:

史记》卷125《佞幸列传·邓通》3193页:“及文帝崩(bèng绷,古代称皇帝死为崩,借“山陵崩”作比喻),景帝(刘启,继汉文帝实行“与民休息”政策,改田赋十五分之一为三十分之一。进行“削藩”,平定吴、楚等七国之乱后,把诸侯王任免官吏之权力收归朝廷,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立,邓通免,家居。居无何,有人告邓通盗出徼(jiào轿,边界)外铸钱。下吏验问(审问),颇有之,遂竟案(结案),尽没入邓通家,尚负责(zhài债,通“债”)数巨万。长公主赐邓通,吏辄(zhé哲,就)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zhuó酌,穿戴)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给予)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例句】:

汉·王充《论衡·骨相》:“〔邓〕通有盗钱之罪,景帝考验,通亡,寄死人家,不名一钱。” 明·吴应箕《忠烈杨涟传》:“莅虞一年,不名一钱。”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臣患病乞归,不名一钱,以授徒终于家。” 鲁迅《〈呐喊〉自序》:“《新生》的出版之期接近了,但最先就隐去了若干担当文字的人,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不名一钱的三个人。”


述宾 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语本《史记·佞幸列传》:“(邓通)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鲁迅《呐喊自序》:“《新生》的出版之期接近了,但最先就隐去了若干担当文字的人,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的三个人。”△用于描写贫困缺钱。↔腰缠万贯。 也作“一钱不名”、“不名一文”、“一文不名”。


【词语不名一钱】  成语:不名一钱汉语词典:不名一钱

猜你喜欢

  • 炊臼之戚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梦》:“卜人徐道昇,言江淮有王生者,榜言解梦。贾客张瞻将归,梦炊于臼中,问王生,生言:‘君归不见妻矣。臼中炊,故无釜也。’贾客至家,妻果卒已数月。”无釜,谐音无妇。后以“炊臼之戚”

  • 后进之秀

    犹后起之秀。《宋书.张畅传》:“畅少与从兄敷、演、敬齐名,为后进之秀。”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三章:“遵义 曹兴蕲,宪政会后进之秀也。”见“后起之秀”。《宋书·张畅传》:“畅少与从兄敷、演、敬

  • 金银台

    《文选》卷二十一晋.郭景纯(璞)《游仙诗七首》其六:“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唐.李善注:“《汉书》:‘齐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州,此三神山者,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而黄金白银为宫阙,

  • 卖瓜叟

    同“卖瓜侯”。元吴莱《观姚文公集记赵江汉旧事》诗:“平阳卖瓜叟,立教绘国黉。”【词语卖瓜叟】   汉语大词典:卖瓜叟

  • 百川灌河

    百川:泛指众多河川。河:黄河。 条条河川都灌注到黄河里。 形容水势汪洋浩荡。语出《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晋.释慧远《大智论钞序》:“汪汪焉莫测其量

  • 旗枪

    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次曰拣茶,乃一芽带一叶者,号一枪一旗。”因以“旗枪”泛指嫩茶。宋陆游《效蜀煎茶戏作长句》:“午枕初回梦蝶床,红丝小硙破旗枪。”清蒋麟昌《南乡子》词:“小凤贮都篮,一盏旗枪雨

  • 操斧伐柯

    《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中庸》引此文,朱熹集注:“柯,斧柄。则,法也……言人执柯伐木以为柯者,彼柯长短之法,在此柯耳。”因以“操斧伐柯”喻可就近取法。晋陆机《文赋》:“至于操斧伐

  • 司马牛之叹

    《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司马牛名耕,字子牛,春秋时宋国人

  • 蚌鹬相争

    亦作“鹬( ㄩˋ yù 育)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争者双方相持不下,或两败俱伤,致使第三者从中得利。详见“鹬蚌相争”条。

  • 于门高大

    同“于公高门”。元 蒲道元《人月圆.赵君锡再得难》曲:“灵椿未老,丹桂先芳。他年须记,于门高大,车马煌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