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因人热

不因人热

东观汉记.梁鸿传》:“(鸿)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明.何良俊《世说新语补》卷一《德行》亦载此事。

汉时人梁鸿孤高固执,平时不愿苟求于人,即使锅灶里的一点余热,也不愿意随便沾一点便宜。只有弄灭了灶火,自己再去升起来。后常用“不因人热”比喻性格孤傲乖僻,不愿依赖旁人。

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潘岳本自闲,梁鸿不因热”。(《骆宾王集》卷二)


述宾 因,依,就。不就别人的热锅,有独立性,不依赖他人。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大丈夫~。”△褒义。多用于人独立方面。


【典源】《东观汉记·梁鸿》:“梁鸿少孤,以童幼诣太学受业,治 《礼》、《诗》、《春秋》,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今译】 后汉梁鸿字伯鸾,少年时曾往太学学习,攻读《礼》、《诗》、《春秋》,经常独自坐,不与别人同饮食。有邻舍童生先做好饭,招呼梁鸿趁热灶去做饭。梁鸿说:“我不是沾别人光的人。”将灶火灭掉另点火做饭。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不求助、依赖他人。

【典形】 不因人热、耻炊同舍釜、梁鸿不因热。

【示例】

〔不因人热〕 清·陈大章《次韵姜西溟秋日杂感》:“伯鸾本不因人热,中散从知与世疏。”

〔耻炊同舍釜〕 清·江闿《哭外舅吴兴公先生》:“乏食耻炊同舍釜,罢官熟寄草堂赀。”

〔梁鸿不因热〕 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潘岳本自闲,梁鸿不因热。”


【词语不因人热】  成语:不因人热汉语词典:不因人热

猜你喜欢

  • 指囷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侯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和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囷,古时一种圆形的谷仓。三国时,鲁萧曾慷慨赠送周

  • 胶舟

    同“胶船”。清王士禛《过汜光湖怀古》诗:“胶舟古所戒,遗恨怜昭王。”【词语胶舟】   汉语大词典:胶舟

  • 叶题红

    源见“红叶题诗”。借指以书传情。明王玉峰《焚香记.议亲》:“书传青鸟叶题红,秦 晋殷勤两意通。”

  • 季伦园

    《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南朝.梁.刘孝标注:“《续文章志》曰:‘崇资产累巨万金,宅室舆马,僭拟王者。庖膳必穷水陆之珍。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而丝竹之艺,尽一世

  • 窥宋三年

    同“窥宋东墙”。宋柳永《玉蝴蝶》词之四:“忆情牵,粉墙曾恁,窥宋三年。”

  • 静婉歌尘

    源见“静婉”、“歌落梁尘”。指美妙的歌声。唐温庭筠《题柳》诗:“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 听曲知宁戚

    汉.刘向《列女传》卷六《辩通传.齐管妾婧》:“妾婧者,齐相管仲之妾也。宁戚欲见桓公,道无从,乃为人仆,将车宿齐东门之外。桓公因出,宁戚击牛角而商歌甚悲。桓公异之,使管仲迎之。宁戚称曰:‘浩浩乎白水。’

  • 牵黄犬

    源见“叹黄犬”。谓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晋书.鲁芝传》:“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馀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宋陆游《短歌行》:“君不见猎徒父子

  • 龙山吹帽

    源见“孟嘉落帽”。形容名士风流洒脱。清陆楙《胜葫芦.十二月》曲:“龙山吹帽,楚台戏马,曾赋昔游篇。”【词语龙山吹帽】   汉语大词典:龙山吹帽

  • 五经腹笥

    同“五经在笥”。清查慎行《题同年詹允绳小照》诗:“万卷传家手泽新,五经腹笥自纷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