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学无术

不学无术

汉书》作者班固对西汉大臣霍光有这样的评价:霍光处于接受汉武帝遗诏决定废立皇帝的关键地位,面临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却不动摇屈服,于是使国家政局得到扶正,使社会秩序得到安定。辅佐年幼的汉昭帝,迎立汉宣帝,霍光作为辅导和协助帝王的辅宰之臣,其功勋可与历史上辅佐幼主周成王的周公(姬旦)、辅佐商君的阿衡(伊尹)相比。但是霍光不能学古,故所行不合道术。后以“不学无术”为典,称人没有学问,见识浅陋。

【出典】:

汉书》卷68《霍光金日碑传·赞》2967页:“(霍光)处废置之际,临大节而不可夺,遂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光为师保,虽周公、阿衡(伊尹官号),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例句】:

北周·庾信《答赵王启》:“信不学无术,本分泥沉。” 唐·李德裕《汉昭论》:“霍光不学无术,未称其德,然轻徭薄赋,与人休息,匈奴和亲,百姓充实,议盐铁而罢榷酤,亦信任忠臣之效。” 元·脱脱《宋史·寇准传》:“张咏将去,(寇)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56回:“此时制台正想振作有为,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


并列 没有学问,没有本领。语本《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肖达《身在苍烟落照间》:“你什么也不是,要是所里搞下岗,第一个就是你这种~的大混子。”△贬义。用于描写人愚蠢。→胸无点墨 目不识丁 ↔八斗之才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真才实学 立地书橱两脚书橱


解释本指霍光不向古人学习,因此所作所为不合道统。后用来形容不喜欢学习,从而缺乏学问、本领。

出处汉书·霍光传》:“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财三年,宗族诛夷,哀哉!”

霍光是西汉著名将领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他跟随汉武帝近三十年,是武帝的重要谋臣。他忠于汉室,老成持重,果敢善断,知人善任。汉武帝死后,他受命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执掌汉室最高权力近二十年,为汉室的安定和中兴建立了功勋,成为西汉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位列麒麟阁西汉十一位名臣之首。霍光本人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但他不能教育好自己的妻女宗族,为霍氏家族留下了祸根。

汉昭帝没有儿子,因此他死后霍光将长期生活于民间的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立为皇帝,这就是汉宣帝。汉宣帝在民间时,已娶了小吏的女儿许平君,即位后,大臣们都建议立霍光的女儿霍成君为皇后,但宣帝坚持立许平君为皇后。霍光的妻子一直想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便买通御医,在宣帝即位三年后毒死了许皇后,立霍成君为皇后。三年后,霍光病死。但霍氏一门依仗皇后和皇太后的关系,一如既往地骄奢放纵。宣帝逐渐剥夺霍氏的权力,引起他们的不满,密谋发动政变,结果计划泄露,霍氏遭到灭族。

班固在评论霍光时说:“他拥立昭帝、宣帝,对汉朝的贡献很大,即使周公、伊尹那样的人,也不能超越他。然而霍光不师法古人,没有策略,不明大理,庇护妻子的邪恶阴谋,立女儿为皇后,沉溺于权力之中,而导致了覆灭的灾祸。他死后才三年,家族就被诛灭,真是可悲啊。”

例句

在现代化的社会里,不学无术、没有专长的人是很难有发展机会的。


【词语不学无术】  成语:不学无术汉语词典:不学无术

猜你喜欢

  • 倾家荡产

    原作“倾家竭产”。倾家,倒出全部家产。荡:清除。全部家产被弄得精光。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蜀汉贤臣。后主时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为官清廉,居官二十余年,死之日家无担石之

  • 蛟绡

    源见“鲛人泣珠”。传说鲛人所织的丝织品。泛指绢帛。蛟,通“鲛”。亦喻轻烟细雨。唐罗隐《江南行》:“江烟湿雨蛟绡软,漠漠小山眉黛浅。”宋陆游《临别成都帐饮万里桥赠谭德称》诗:“美人再拜乞利市,醉墨飞落生

  • 坠茵落溷

    《南史.范缜传》:“(竟陵王)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何得富贵贫贱?’缜答曰:‘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中;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

  • 骑鲸鱼

    源见“骑鲸”。指仙游。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禹穴见李白”清仇兆鳌注:“南寻句,一作‘若逢李白骑鲸鱼’。”【词语骑鲸鱼】   汉语大词典:骑鲸鱼

  • 行苇

    《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按,古文毛序以为泛言周王朝先世之忠厚,今文三家遗说则以为专写公刘的仁德。后遂用为仁慈的典实。多用于称颂朝廷。汉班彪《北征赋》:“慕公刘之遗德,乃行苇之不伤

  • 搤咽拊背

    见“扼亢拊背”条。

  • 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不惧朝内外非议而执意变法事。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历任签书淮南判官、鄞(yín银)县知县、舒州通判。嘉祐二年

  • 少年老成

    汉赵岐《三辅决录.韦康》:“韦元将十五,身长八尺五寸,为郡主簿。杨彪称曰:‘韦主簿年虽少,有老成之风,昂昂千里之驹。’”后因以“少年老成”称年纪虽轻,做事老成,有如阅历多的年长者。《警世通言.苏知县罗

  • 锦帐

    同“锦帐郎”。唐杜牧《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诗:“喜抛新锦帐,荣借旧朱衣。”同“锦步障”。唐 侯冽《金谷园花发怀古》诗:“犹疑施锦帐,堪叹罢朱纨。”【词语锦帐】   汉语大词

  • 非子

    《史记.秦本纪》载:秦始祖名非子(亦作“飞子”),“好马及畜,善养息之”。周孝王召使主养马于汧水、渭水之间。后封于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后以“非子”代称善御的人。三国 魏阮籍《咏怀》之五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