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事断
《祀记.乐记》:“师乙曰:‘……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让。临事而屡断,勇也。’”
春秋时乐宫师乙赞美处理事务果断者为勇。后遂用为称誉临事断之典。
唐.杜甫《过郭代公故宅》:“壮公临事断,顾步涕横落。”
《祀记.乐记》:“师乙曰:‘……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让。临事而屡断,勇也。’”
春秋时乐宫师乙赞美处理事务果断者为勇。后遂用为称誉临事断之典。
唐.杜甫《过郭代公故宅》:“壮公临事断,顾步涕横落。”
《诗经.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注:音yōng,墙)?”雀和鼠能够毁坏人家的房屋,如同打官司能够使人倾家荡产一样,因而用来作为打官司的典故。亦简作“雀角”。
源见“筑室道谋”。指众说纷纭的议论。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四:“而一时筑室之议,反以开衅责文忠。”
源见“结草以报”。谓受恩深重,竭力报效。唐李瀚《蒙求》:“灵辙扶轮,魏颗结草。”主谓 表示受恩深重,竭力报效之意。五代·李瀚《蒙求》诗:“灵辄扶轮,~。”△褒义。描写感恩图报。→恩同再造 感恩戴德 &
同“九万抟扶”。宋张九成《送郑仲远》诗:“君时气横秋,九万抟风便。”
源见“优孟衣冠”。本为春秋 楚国著名优人。亦泛称演戏艺人。清 张三礼《〈空谷香传奇〉序》:“史家传志之文学,士大夫或艰涉猎,及播诸管弦,托于优孟,转令天下后世观场者,若古来忠孝贤奸凛然在目。”亦谓一味
源见“食其下齐国”。谓以游说取胜。宋苏舜钦《蜀士》诗:“掉舌灭西寇,画地收幽 燕。”
前蜀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后以“光阴似箭”形容时光易逝。《西游记》九回:“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江流年长一十八岁。”主谓 比喻时间迅速流逝。语本唐·韦庄《关河道中》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杨衡》:“初隐庐山,有盗其文登第者,衡因诣阙,亦登第。见其人,盛怒曰:‘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曰:‘此勿知兄最惜,不敢偷。’衡笑曰:‘犹可恕也。’”后以“盗诗”为剽窃别人的诗句的
源见“白驹过隙”。慨叹光阴易逝,人生短暂。宋陆游《次韵范参政书怀》之九:“百年过隙古所叹,众口铄金胡不归?”
比喻事物盛极将衰。梁启超《新史学.历史与人种之关系》:“世界文明史之第五段,实惟阿利安族中罗马人与条顿人争长时代。而罗马人达于全盛,为日中将昃之形;条顿人气象方新,有火然泉达之观。”参见“日中则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