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侯上客

五侯上客

汉成帝的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同时封侯,号称“五侯”。五侯兄弟争名斗气,彼此不合,宾客们不能在各家中相互往来。只有京兆吏楼护一人,可以出入王氏五侯各家之门。楼护字君卿,是齐(今山东)人。年轻时随父亲在长安行医,常在贵族家宅出入。后学习儒学经传,担任京兆吏几年,在长安名气很大。楼护个不高,但口才好,善交游,颇得五侯欢心,成为五侯家中的上宾。楼护每访五侯,各家均以嘉肴款待。楼护将五家珍肴合烹,称为“五侯鲭(zhēng争)”。后以此为咏权门纳客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92《游侠传·楼护传》3706、3707页:“楼护字君卿,齐人。父世医也,护少随父为医长安,出入贵戚家。护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长者咸爱重之,共谓曰:‘以君卿之材,何不宦学乎?’繇(yóu尤,通“由”)是辞其父,学经传,为京兆吏数年,甚得名誉。是时王氏方盛,宾客满门,五侯兄弟争名,其客各有所厚,不得左右,唯护尽入其门,咸得其欢心。……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长安号曰:‘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言其见信用也。”

【例句】: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2:“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楼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欢心,竟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也。” 唐·王维《不遇咏》:“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唐·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五侯贵门脚不到,数亩山田身自耕。” 唐·武元衡《酬谈校书长安秋夜对月寄诸故旧》:“莫怪孔融悲岁席,五侯门馆重娄卿。” 唐·韩翃《送刘长上归城南别业》:“朝还会相就,饭尔五侯鲭。” 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异县朝回雁,登时已饭鲭。” 宋·苏轼《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今君坐致五侯鲭,尽是猩唇与熊白。” 清·钱谦益《岁暮杂怀》之5:“侯鲭染指惭调鼎,任钓惊心笑曲钩。” 清·王夫之《读甘蔗生遣兴诗》:“消受余鲭有楼护,隔筵中垒漫劳招。” 清·唐孙华《昆山徐侍御枉过留饮》:“乍辞列鼎侯鲭味,来试贫家瓠叶羹。”


猜你喜欢

  • 金瓯亲卜

    源见“名动金瓯”。形容名高才大受到君主的重视。清黄遵宪《感事》诗:“金瓯亲卜比公卿,领取冰衔十日荣。”

  • 堕入五里雾

    源见“五里雾”。谓对事物见不真切,模模糊糊。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解释》:“现在许多人讲民生主义,都是离题太远,堕入五里雾中。”

  • 阳羡鹅笼

    源见“鹅笼书生”。谓离奇诡变。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然阳羡鹅笼,幻中出幻,乃转辗相生,安知说此鬼者,不又即鬼耶?”

  •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原指天道和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后因以“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指依顺他的就能昌盛

  • 龙变

    《史记.魏豹彭越传论》:“彼无异故,智略绝人,独患无身耳。得摄尺寸之柄,其云蒸龙变,欲有所会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辞云。”《史记.外戚世家》:“褚先生曰:‘丈夫龙变。’……丈夫当时富贵,百恶灭除,光耀荣华

  • 爽气

    源见“拄笏看山”。指明朗开豁的景象。宋张元幹《陇头泉》词:“送飞鸿,五弦寓目,望爽气,西山忘言。”【词语爽气】   汉语大词典:爽气

  • 爨琴

    源见“焦尾琴”。指古琴。清张问陶《三月十一日由栈道入京师发成都作》诗:“春风吹梦蜀山深,又改清弦谱爨琴。”【词语爨琴】   汉语大词典:爨琴

  • 驿使

    源见“陆凯传情”。借指梅花。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词语驿使】   汉语大词典:驿使

  • 海市蜃楼

    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或全反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而形成的各种奇异景象。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古人误认为是蜃吐气而成,故称。《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

  • 投鞭断长江

    同“投鞭断流”。元郑廷玉《楚昭公》二折:“只待要投鞭儿截断长江,探囊儿平吞了俺这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