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月披裘

五月披裘

源见“披裘负薪”。表示清廉孤高,轶群超俗。唐李白《杭州送裴大泽时赴庐州长史》诗:“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典源】 汉·王充《论衡·书虚》:“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嗔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 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名!’遂去不顾。”晋·皇甫谥《高士传》亦载。

【今译】 春秋吴国延陵季子在齐国游览,见路上有丢落的金子。此时正当五月盛夏,见有位披着皮袄砍柴的人,季子叫住砍柴人说:“把地上金子拿来!”砍柴人将柴镰扔在地上,瞪着眼一甩手说:“您这人怎么地位高贵,眼光却那么短浅,仪表堂堂,语言却那么无礼呢?我盛夏五月披皮袄砍柴,难道是拾金子的人吗?”延陵季子连忙赔礼,请问他姓名。砍柴者说:“您是位以貌取人的人,不值得告诉姓名!”于是离去。

【释义】 后以此典指山林隐逸之人。

【典形】 披裘、披裘当夏、五月披裘、五月裘、披裘客、五月供垂钓。

【示例】

〔披裘〕 明·陈子龙《石斋先生筑讲坛于大涤山》之二:“此中堪大隐,何计访披裘。”

〔披裘当夏〕 北周·庾信《五月披裘负薪赞》:“披裘当夏,欲外为心。虽逢季子,不拾遗金。”

〔五月披裘〕 北周·庾信《小园赋》:“三春负锄相识,五月披裘见寻。”

〔五月裘〕 清·黄鷟来《挽赵来夫》之七:“一杯待设浇君酒,归去还披五月裘。”


【词语五月披裘】  成语:五月披裘汉语词典:五月披裘

猜你喜欢

  • 随车雨

    同“随车甘雨”。南朝 梁庾肩吾《从驾喜雨诗》:“复此随车雨,民天知可安。”【词语随车雨】   汉语大词典:随车雨

  • 渭阳情

    《诗经.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春秋时,晋公子重耳为避骊姬之乱,曾逃亡到齐、楚、秦等国。秦穆公的夫人是重耳的姐姐。秦穆公想扶植

  • 行藏

    源见“用行舍藏”。指出处或行止。晋潘岳《西征赋》:“孔随时以行藏,蘧与国而舒卷。”唐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诗:“功业须及时,立身有行藏。”【词语行藏】   汉语大词典:行藏

  • 杨泣路旁

    同“杨朱泣歧路”。清袁于令《西楼记.检课》:“丈夫趋向,墨悲丝,杨泣路旁。”

  • 龙山落帽

    形容洒脱不拘,气度宽宏。清查慎行《呈大中丞杨公》诗之一: “他年岘首沈碑会,不羡龙山落帽筵。” 参见:○孟嘉落帽【词语龙山落帽】  成语:龙山落帽汉语大词典:龙山落帽

  • 代言

    《书.说命上》:“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谓代天子草拟诏命。宋楼钥《送王正言守永嘉》诗:“使君读残万卷书,古事今事俱了了。便应珥笔侍天陛,不然代言登凤沼。”【词语代言】   汉语大词典:代

  • 城旦

    秦汉时的一种刑罚。《史记.秦始皇本纪》裴駰《集解》:“如淳曰:《律说》‘论决为髡钳,轮边筑长城,昼日向寇虏,夜暮筑长城。’城旦,四岁刑。”又《汉书.惠帝纪》汉应劭注:“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妇人不

  • 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

    诺:应诺。 父亲召唤,来不及应诺,马上就起身;君主召唤,不等待车马驾好就先走了。 意谓对君父的召唤,迫不及待地趋赴。表示恭敬之至。语出《孟子.公孙丑下》:“《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

  • 章台坠鞭

    唐白行简《李娃传》载:唐时荥阳公子在长安妓女所居的章台街 鸣珂里,看到姿容俊美的李娃,一见钟情,就停住车马,故意使马鞭坠地,等待随从拾取。后因以“章台坠鞭”为留连于一见钟情之女子的典故。宋晁补之《离亭

  • 半途而废

    亦作“中道而废”、“中途而废”,指中途停止,做事没有恒心,有始无终。孔子说,作为一个君子,我是遵照儒家学说来决定行动的,中途停止下来,我是不会的。【出典】:《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