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羖羊皮

五羖羊皮

羖(gǔ古):黑色的公羊。此典指秦穆公用五张黑色公羊皮从楚国将被俘的百里奚赎回,委任重用。后以此典形容君王礼贤下士,重视人才;或比喻未得到机遇的贤士。百里奚,一作百里傒。一说百氏,字里,名奚。少时贫困,曾乞食于齐,一度以养牛为生,后为虞国(今山西平陆县东)大夫。秦穆公五年(前655年),晋献公灭亡虞国,虢(Guó国)国(今陕西宝鸡县虢镇),俘虏虞国国君和他的大夫百里奚。这是因为晋献公用白璧、良马先贿赂虞国国君之缘故。晋献公俘虏百里奚后,把他当作秦穆公夫人的陪嫁奴仆送到秦国。百里奚从秦国逃到宛(Yuān渊)城(今河南南阳市),楚国边境的人抓捕了他。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有才能,想用重价赎买他,又怕楚国人反而不交出来,便派人对楚国人说:“我的陪嫁小臣百里奚在你们那里,请求以五张黑色公羊皮赎买他回来。”楚国人便同意了,把百里奚交给秦国。当时,百里奚年纪已七十多岁。秦穆公一见他就开释了囚徒管束,和他谈论国家大事。百里奚推辞说:“我是亡国之臣,怎么值得询问?”秦穆公说:“虞君不能信用您,所以亡国,这不是您之罪过。”秦穆公坚持询问很多国家大事,谈论了三天,秦穆公非常高兴,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管理,称为“五羖大夫”。此典又作“羊皮讵赎”、“五羊皮”、“五羖赎”、“五羖”、“五羖皮”、“价羊皮”。

【出典】:

史记》卷5《秦本纪》186页:“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西周封诸侯国,姬姓),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xī希,通“奚”),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既虏百里傒,以为秦缪(mù目,通“穆”)公夫人媵(yìng应,古代贵族妇女陪嫁的奴隶)于秦。百里傒亡秦走宛,楚鄙(边境)人执之。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当是时,百里傒年已七十余。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yuè阅),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例句】: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吴明彻墓志铭》:“移营减灶,空幕禽飞;羊皮讵赎,画马何追?” 唐·李白《鞠歌行》:“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 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长怀五羖赎,终著九州箴。” 唐·皮日休《江南书情二十韵》:“时讹轻五羖,俗浅重三缄。” 宋·黄庭坚《咏李伯时》:“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宋·陆游《猎罢夜饮示独孤生》:“报国虽思包马革,爱身未忍价羊皮。”


【典源】《孟子·万章上》:“或曰: 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si) 牛,以要秦缪 (mu,通穆) 公。”《史记·秦本纪》:“ (秦缪公) 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既虏百里傒,以为秦缪公夫人媵于秦。百里傒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gu)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当是时,百里傒年已七十余。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 (悦),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今译】 秦缪公五年,晋献公灭亡虞、虢二国, 俘虏虞君及其大夫百里奚(一作“傒”),后又将百里奚作为其女的陪嫁侍从送给秦国。百里奚逃亡到楚宛地,被楚人捉住。秦缪公听说百里奚贤德,想以重金将其赎回,又怕楚人不给,派人对楚说:“我们的陪嫁侍从百里奚在贵处,想以五张黑色公羊皮把他赎回。”楚人答应了。此时,百里奚已经七十余岁。秦缪公释放了他,与他商讨国事,一直谈了三天,缪公大喜,将国政交他管理,称为五羖大夫。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君王礼贤下士,重视人才; 或指未得际遇的贤士。

【典形】 价羊皮、五羖、五羖皮、五羖赎、五羊皮、羊皮讵赎、秦相五羖皮。

【示例】

〔价羊皮〕 宋·陆游《猎罢夜饮示独孤生》:“报国虽思包马革,爱身未忍价羊皮。”

〔五羖〕 唐·皮日休《江南书情二十韵》:“时讹轻五羖,俗浅重三缄。”

〔五羖皮〕 宋·黄庭坚《咏李伯时》:“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五羖赎〕 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长怀五羖赎,终著九州箴。”

〔五羊皮〕 唐·李白《鞠歌行》:“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

〔羊皮讵赎〕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吴明彻墓志铭》:“移营减灶,空幕禽飞; 羊皮讵赎,画马何追?”


猜你喜欢

  • 鹏化四溟

    同“鲲化”。唐 伊璠《及第后寄梁烛处士》诗:“鹏化四溟归碧落,鹤栖三岛接青霞。”

  • 有熊氏

    黄帝号“有熊氏”。《白虎通.号》:“黄帝有天下,号曰:‘有熊’。有熊者,独宏大道德也。”

  • 镐饮

    《诗经.小雅.鱼藻》:“王在在镐?岂乐饮酒!”东汉.郑玄笺:“岂,亦乐也。天下平安,万物得其性,武王何所处乎?处于镐京,乐八音之乐,与群臣饮酒而已。”按:岂,或作恺。一说“岂”即凯也,岂乐,凯旋而乐。

  • 三姑六婆

    旧指从事某种职业、走门串户、爱搬弄是非的不正派的妇女。元代陶宗仪《辍耕录.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盖与三刑六害同也。人家有一于此,而不致

  • 当耳边风

    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当耳边风,指对所听之言毫不经意。亦作“当耳旁风”。《醒世姻缘传》一四回:“那旁边家人媳妇丫头小厮听他念那书上说,爷娘怎么样挂心,怎样睡不

  • 倒屣

    西晋.陈寿撰《三国志.魏书.王粲传》:“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音xǐ,鞋)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

  • 穿杨

    《战国策.西周》:“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史记.周本纪》亦载此事。杨柳同科,古人常通用。春秋时,楚国养由基善于射箭,百步之外射杨柳叶,百发百中。后因用“穿杨”、“穿杨叶”

  • 梦花

    同“梦笔生花”。元郭畀《赠笔工范君用》诗:“梦花不羡雕鸟巧,试草曾供倚马忙。”【词语梦花】   汉语大词典:梦花

  • 胜似公荣

    源见“刘公荣”。借指上客。宋刘克庄《贺新郎》词:“山鸟山花皆上客,又何须、胜似公荣者。”

  • 赢得青楼薄倖名

    青楼:旧指妓院。薄倖:犹言薄情。谓妓女指目游客无恩情。 在青楼妓女中间,博得一个轻薄负心的坏名声。 形容人行为轻薄不检点。语出唐.杜牧《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