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饵

五饵

源见“三表五饵”。原为贾谊提出的怀柔、软化匈奴的五种措施,后泛指笼络外族的种种策略。唐李白《自广平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诗:“方陈五饵策,一使胡尘清。”王闿运《御夷论一》:“五饵豢蔽,效于蒙古,和之上者也。”


【词语五饵】   汉语词典:五饵

猜你喜欢

  • 子猷看

    同“子猷惜此君”。唐陆希声《阳羡杂咏.苦竹径》:“世上何人怜苦节,应须细问子猷看。”

  • 明目张胆

    明目:睁亮眼睛。张胆:放开胆子。原形容有胆识,敢做敢为。后来词义转变,形容公开地,毫无顾忌地做坏事。王敦(266-324年),字处仲,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导从父兄,出身士族。西晋末年,助琅邪王

  • 头皮断送

    同“断送老头皮”。清吕留良《得孟举书志怀》诗:“自古相知心最难,头皮断送肯重还?”

  • 怜野鹜

    源见“家鸡野雉”。喻贱近贵远,喜爱他人的书法技艺。宋陈师道《送孝忠》诗之一:“未须怜野鹜,家法付宣城。”

  • 模棱手

    源见“模棱两可”。泛指遇事不置可否、处世圆滑的人。元李行道《灰阑记》二折:“可恶这郑州百姓,欺侮我罢软,与我起个绰号,都叫我做模棱手。”【词语模棱手】   汉语大词典:模棱手

  • 簪履故物

    源见“刈蓍遗簪”、“坠屦”。喻旧物故情。五代徐铉《和萧少卿见庆新居》:“簪履尚应怜故物,稻粱空自愧华池。”

  • 七子均养

    源见“鸤鸠之仁”。比喻一视同仁。三国 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七子均养者,鸤鸠之仁也。”主谓 子女众多,父亲抚育他们而能公平如一。语本《诗经·曹风·鸬鸠》:“鸬鸠在桑,其子七兮。”三国魏·曹植《上

  • 紫芝眉宇

    紫芝,唐人元德秀的字。紫芝的面貌。后喻为对他人相貌和品德的赞美,亦为初次识面的典故。又作“芝宇”。元德秀(693?-754年),河南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进士及第,曾任南和尉、龙武军录事参军、鲁山令等

  • 鵷班

    同“鵷鹭班”。元白朴《梧桐雨》楔子:“调和鼎鼐理阴阳,位列鵷班坐省堂。”【词语鵷班】   汉语大词典:鵷班

  • 偃风

    源见“风行草偃”。比喻教化普及。《南齐书.乐志三》:“偃风裁化,暅日敷祥。”【词语偃风】   汉语大词典:偃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