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人弃我取

人弃我取

此典指白圭(Guī规)采用他人抛弃不要之滞销货物,我以廉价收买进来,待机获利的生财之道。后以此典比喻兴趣、见解不同于他人。白圭,战国时周(周考王分封弟揭小诸侯国,都河南〔今河南洛阳西〕)人。他提出贸易致富之理论,认为经商必须掌握时机,运用智谋,白圭却喜欢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成丰歉之变化,所以他采用的是他人抛弃不要之滞销货物,我用低价收买进来;他人抢购之货物,我以高价卖给他的经商致富之道。如丰收年景时,白圭买进粮食,卖出丝漆;当蚕茧结成之时,他买进绢帛绵絮,就售出粮食。白圭能做到不讲究吃喝,摒弃嗜欲,节省穿戴,与劳动佣仆同甘共苦,抓紧发财之时机就像猛兽凶鸟捉取食物时那样迅速敏捷。所以白圭说:“我干经商发财致富之事,就像伊尹(名伊,尹是官名,商初大臣,佐商汤灭夏桀)、吕尚(姜姓,吕氏,名望,一说字子牙,又称姜太公。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亡商纣)筹划谋略,孙子(孙武,字长卿,齐国人,曾任吴将破楚,是春秋末军事家)、吴起(卫国左氏人,曾官楚令尹使楚国富强)用兵打仗,商鞅(公孙氏,名鞅,卫国人,也称卫鞅。为秦国大良造〔掌军政大权〕,主持变法,使秦国富强,以功封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因称商鞅)推行法令那样。因此,一个人智不能通权达变,勇不能做出决断,仁不能正确取舍,强不能有所坚守,虽然想学习我的经商发财之术,我终究不会教给他的。”因而天下人谈经商发财致富之道都效法白圭。

【出典】: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白圭》3258、3259页:“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yǔ羽,给。此指卖给)。夫岁孰(通“熟”)取谷(指谷粮上市),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粮食)。”“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zhì治,通“鸷”,凶猛)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祖(效法)白圭。”

【例句】:

宋·陈亮《孙天诚墓志铭》:“夫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而善致富者则曰:‘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清·李汝珍《镜花缘》45回:“他如满部胡须,抑或络腮,我倒喜的。少年男妖道:‘这都为何?’二妖道:‘这叫作人弃我取。’” 茅盾《某镇》:“但不知此种玉米是用手工剥掉的呢,还是用牙齿去咬的?——想到我们中国人最善于人弃我取,那么大概齿咬是更近于实际吧。”


并列 ①别人不要,我买过来。《史记·货殖列传》:“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取我与。”△多用于经营买卖。↔人取我与。 ②自己的志向、见解与他人不同。茅盾《某镇》:“但不知此种玉米是用手工剥掉的呢,还是用牙齿去咬的?——想到我们中国人最善于~,那么大概齿咬是更近于实际罢。”△多用于描写志趣爱好。→人涉卬否 人各有志


【词语人弃我取】  成语:人弃我取汉语词典:人弃我取

猜你喜欢

  • 金石为开

    源见“贯金石”。形容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拍案惊奇》卷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贞心不寐,死后重谐。”主谓 能将金石打开。形容只要真心诚意,就能产生无穷力量。语本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熊渠子见

  • 盘庚迁

    《史记.殷本纪》:“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盘庚乃告谕诸侯大臣曰:‘昔高后成汤与尔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则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

  • 红泪

    苻秦方士王嘉《拾遗记》卷七“魏”:“文帝所爱美人姓薛,名灵芸……灵芸闻别父母,歔欷累日,泪下沾衣。至升车就路之时,以玉唾壶承泪,壶则红色。既发常山,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后称女子之泪为“红泪”,或

  • 安仁鬓秋

    源见“潘安白发”。借指愁情催人老。宋赵长卿《瑞鹧鸪.寓意》词:“结丝千绪不胜愁,莫怪安仁鬓早秋。”

  • 首丘依风

    源见“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喻怀念故乡。明归有光《娄曲新居记》:“余读其辞,盖有隐居之致,而有感于昔之人发愤伉志,争功名于万里之外,乃至白头顾念,忽有首丘依风之感。”【词语首丘依风】  成语:首丘

  • 孝笋生庭

    同“孝笋寒生”。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君亲惟一,臣子惟宁。忠泉出井,孝笋生庭。”

  • 锡类

    《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毛传:“类,善也。”郑玄笺:“孝子之行非有竭极之时,长以与女之族类,谓广之以教导天下也。”后以“锡类”谓以善施及众人。南朝 梁任昉《启萧太傅固辞夺礼》:“是

  • 垓下闻歌

    源见“四面楚歌”。谓穷途受困,处境孤危。柳亚子《奇泪》诗:“少日燕然曾草檄,即今垓下怯闻歌。”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秀:特出。 树木在林丛中生长特出,必定会遭到狂风的摧残。 比喻优异出众之人,往往遭致别人的非议毁谤。语出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 忘机

    泯除心机。机:心机。旧指淡泊无为,安宁清静的心境。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词语忘机】   汉语大词典: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