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侯景九锡

侯景九锡

侯景原为北魏定州刺史,降梁后又谋反,大宝二年(551年)废除了简文帝,另立豫章王萧栋为帝。假借皇帝命令,自加九锡。九锡,古帝王尊礼大臣所给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则、朱户、纳陛、虎贲、弓矢、鈇钺、秬鬯。九锡之礼始于汉武帝,九锡名目记载不一,其顺序大同小异,后世凡权臣谋位篡权建立王朝,都加九锡。侯景(503-552年),字万景,南朝梁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北)人。初为北朝魏将,后归高欢。欢死,降梁封为河南王。后举兵叛乱,攻破建康(今江苏南京)。萧衍(梁武帝)被围困台城(宫城)愤恨而死。景改立简文帝。景到处烧杀掠奇,都城建康几乎成了废墟,长江下游地区遭到极大破坏。大宝二年(551年),侯景废简文帝(太宗),立萧栋为梁帝,假借萧栋的命令加九锡之礼,后又废梁帝萧栋而自立,国号“汉”。此典后用以比喻弄权的奸臣。

【出典】:

梁书》卷56《侯景传》854、857、859页:“(梁简文帝大宝二年)景又矫诏自进位为相国,封泰山等二十郡为汉王,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二年)景乃废太宗,幽于永福省。……(十一月)景矫萧栋诏,自加九锡之礼,置丞相以下百官。……景又矫萧栋诏,……禅(shàn善,禅让,指古帝王让位给旁人)位于己。”

【例句】:

唐·韩愈《永贞行》:“董贤三公谁复惜,侯景九锡行可叹。”


猜你喜欢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风骚:《诗经》中国风和《楚辞》中《离骚》的合称。后借指诗坛。 每个朝代都有其杰出的代表人物,领导诗坛达几百年之久。 后泛指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有其代表人物,从中发挥主导作用。语出清.赵翼《论诗绝句》

  • 子西之忌

    《史记.孔子世家》:“楚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曰:‘无有。’‘……今孔

  • 二疏挂冠

    同“二疏还乡”。唐护国《归山作》诗:“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

  • 朝令夕改

    早晨下达的政令,到晚上就更改了。形容政令多变,使人无所适从。宋.范祖禹《唐鉴.穆宗》:“凡用兵举动,皆自禁中授以方略,朝令夕改,不知所从。”《明史.刘健传》:“即位诏书,天下延颈,而朝令夕改,迄无宁日

  • 远山眉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司马相如)之才而越礼焉。”汉卓文君貌美,双眉如远山隐隐。后遂以“远山眉”描写女子

  • 剑水二龙

    同“剑跃二龙”。清 黄鷟来《送张孝永回开封定省自楚之粤》诗:“剑水二龙交早合,淮河双鲤箧频开。”

  • 帝秦

    源见“鲁连蹈海”。谓屈己臣服。傅尃《感怀》诗:“枉劳奔走十年身,兴汉谁知竟帝秦。”【词语帝秦】   汉语大词典:帝秦

  • 三泉

    《史记.秦始皇本纪》:“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唐.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云:‘三重之泉,言至水也。”三

  • 公孙阁

    源见“东阁招贤”。谓招贤纳才之地。元范梈《赠李提举之官豫章》诗:“公孙阁下士,多似鲁诸生。”

  • 韫匵

    同“韫椟而藏”。清顾炎武《又与公肃甥书》:“世有孟子,或以之劝齐 梁,我则终于韫匵而已。”【词语韫匵】   汉语大词典:韫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