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借光

借光

同“借馀光”。《儒林外史》三三回:“久闻世兄才品过人,所以朝廷仿古征辟大典,我学生要借光,万勿推辞。”


借光”表示请人提供方便或向人询问之意,口语中也常说成“劳驾”,是一种套语。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临末是一个粗手粗脚的大汉……连声说道 ‘借光,借光,让一让,让一让’,从人丛中挤进皇宫去了。”老舍 《赵子曰》第七: “借光! 这是六十号吗?”这样的用法,是 “借光”现今的常用义。

“借”,在这里是凭借、给予的意思。 “光”在这里是 “好处”的意思。如 “沾光”,即凭借别人或某件事情而得到好处。 “借光”的本来意义即此。如: 明·阮大铖 《燕子笺·辩奸》: “贤契高才,自当首选,老夫借光不浅。”“借光”此义今被 “沾光”代替, “借光”今所使用的是其常用义。

借光”一语,来源于 《战国策·秦策》里记载的一个故事:

战国时,某处江边一个村子里,每天晚上一些姑娘们都聚在一起做针线活,但是有位家境贫寒的姑娘却遭到了排挤,说她 “沾光”占了便宜,不拿灯来,因而拒绝她的参与。那姑娘说,我总比你们早些来,打扫灰尘,铺设坐席,对你们多少有点益处吧? 你们的灯烛反正是要点的,我 “借”点 “光”,你们丝毫也没有什么损失啊! 大家觉得她的话有理,人又好,就把她留下来了。

此后,“借光”一语便流传下来,表示求人提供方便之意。


【词语借光】   汉语词典:借光

猜你喜欢

  • 高以下为基

    高以下为基础。 表示居于高位的人要能谦卑处下。这是古代道家朴素的民本思想。语出《老子》三九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淮南子.原道训》:“贵者必以贱为号,而高者必以下为基。”晋.潘岳《藉田赋》

  • 忘形友

    同“忘形交”。唐白居易《效陶体诗》之七:“我有忘形友,迢迢李与元。”

  • 高攀月中桂

    源见“蟾宫折桂”。指科举应试及第。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幸天子开贤路,因而赴帝里也,已高攀月中桂。”

  • 魔入膏肓

    源见“病入膏肓”。指发病。《红楼梦》五回:“宝玉只顾如此一想,不料早把些邪魔招入膏肓了。”

  • 烂头

    同“烂羊”。宋周必大《腊旦大雪运使何同叔送羊羔酒拙诗为谢》:“烂头自合侯关内,何必移封向酒泉!”

  • 沅江九肋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自负》:“袁州出举人,亦犹沅江出龟甲九肋者,盖稀矣。”后因以“沅江九肋”比喻稀少难得的人才。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惟故人二三辈与门生时时相过,文采议论,灿然可观,求子微、怀二

  • 轮扁不能言

    源见“轮扁斫轮”。谓精湛技艺,难以言传。《南齐书.陆厥传》:“韵与不韵,复有精粗,轮扁不能言,老夫亦不尽辨此。”

  • 白眉人

    同“白眉良”。唐陈子昂《合州津口别舍弟》诗:“思积芳庭树,心断白眉人。”

  • 谢庭风韵

    《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及遭孙恩之难)自尔嫠居会稽,家中莫不严肃。太守刘柳闻其名,请与谈议。道韫素知柳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于帐中,柳束脩整

  • 收萤

    源见“囊萤照读”。形容勤学苦读。唐白居易《和春深》之十:“折桂名惭郄,收萤志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