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倡和

倡和

源见“一倡一和”。谓一人首唱,他人相和,互相应答。后亦指以诗词相酬答。《礼记.乐记》:“倡和清浊。”孔颖达疏:“先发声者为倡,后应声者为和。”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五:“〔陈后主〕与幸臣各制歌词,极于清荡,男女倡和,其音甚哀。”


【词语倡和】   汉语词典:倡和

猜你喜欢

  • 莫愁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此为洛阳女

  • 伯牛癞

    同“伯牛之疾”。清袁枚《癣》诗:“病类伯牛癞,形同豫让漆。”

  • 心知其意

    见〔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词语心知其意】  成语:心知其意汉语大词典:心知其意

  • 藜火

    同“藜阁火”。明李东阳《刘太宰入阁后省墓》诗:“天禄阁中藜火动,相州堂上锦衣归。”【词语藜火】   汉语大词典:藜火

  • 罢马不畏鞭棰

    疲劳乏力的马不怕鞭打,比喻穷困不堪的老百姓不怕严刑峻法。罢:通“疲”。汉代桓宽《盐铁论.绍圣》:“罢马不畏鞭棰,罢民不畏刑法。”主谓罢,通“疲”。疲劳乏力的马不怕鞭打。比喻处于绝境的人而无所畏惧。语出

  • 诜枝

    源见“郤诜丹桂”。本指科举高中。亦用以颂扬政绩卓著者。唐罗隐《寄大理寺徐郎中》诗:“官序诜枝老,幽尘范甑空。”雍文华校辑:“《英华》、《全唐诗》诗末注云:‘证圣中,徐有功为大理寺少卿,执法平恕,鹿城主

  • 循名考实

    犹循名责实。三国 魏 傅嘏《难刘劭考课法论》:“夫建官均职,清理民物,所以务本也;纠励成规,所以治末也。”见“循名责实”。三国魏·傅嘏《难刘劭考课法论》:“夫建官均职,清理民物,所以务本也;~,纠励成

  • 夜行触尉

    源见“灞陵呵夜”。谓失势长官受到下级小官吏的刁难或欺凌。宋陆游《夜抵葭萌惠照寺寓榻小阁》诗:“夜行触尉那能避,旦过随僧不待招。”

  • 半死龙门树

    参见:半死桐

  • 青缰白马

    同“青丝白马”。宋刘弇《癸酉岁暮寿春道中》诗之一:“青缰白马成底事,魏得其狗空凌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