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薛道衡《人日思归》诗:“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后因以“思发花前”形容归心急切。宋 陈坦之《沁园春》词:“思发花前,人归雁后,误记归帆千里舟。”
参见:津女棹歌
纣:殷商末代暴君,为周武王所伐,自焚而死。恶( ㄨˋ wù ):讨厌,憎恨。下流:即下游。引申为由于于坏事而处于众恶所归的地位。 商纣王虽然坏,不像传说的那么严重。所以君子憎恨处于下游,一处下游,
原为孔子告诫他的学生宰予对鲁国政治表态要谨慎。如果事情已经过去,就不要再去评论其是非曲直。后则泛指过去做了错事,不予追究。鲁哀公要修复火灾毁坏的社坛,向宰我询问社坛周围应植什么树木。宰我回答说,夏朝植
源见“子猷惜此君”。指竹。唐白居易《东楼竹》诗:“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词语此君】 汉语大词典:此君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裴松之注引《三辅决录》:“康字元将,亦京兆人。……端(韦端,韦康父)从凉州牧征为太仆,康代为凉州刺史。时人荣之。”东汉末,韦端自凉州牧征为太仆,其子韦康代父继任为凉州刺史。后因
如井枯竭,不起波澜。比喻人心寂然不动。唐代孟郊《列女操》诗:“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女贵殉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唐代白居易《赠元稹》诗:“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之子异于是,久
源见“高山景行”。谓崇敬仰慕。《隋书.高祖纪下》:“有功之臣,降情文艺,家门子侄,各守一经。令海内翕然,高山仰止。”主谓 对伟大崇高的人物表示仰慕和尊崇。语出《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西京杂记》卷二:“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词。”后因以“怀蛟”为才学卓异之典。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既而学异怀蛟,才非梦鸟。”【词语怀蛟】 汉语大词典:怀蛟
唐.徐坚《初学记》卷六《渭水第八》引汉.赵岐《三辅决录》:“安陵清者有项仲仙,饮马渭水,每投三钱。”汉.应劭《风俗通议.衍礼》:“太原郝子廉,饥不得食,寒不得衣,一介不取诸人。曾过娣(注:此当指弟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