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八百孤寒

八百孤寒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好放孤寒”:“李太尉德裕颇为寒畯(畯同俊,寒俊,出身寒微而杰出的人)开路。及谪官南去,或有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唐.李德裕为宰相,对家世贫寒、无所依恃的读书人常施以援助,为他们的科第仕进开方便之门。后在与牛僧孺、李宗闵的党争中失败,被贬为崖州司户。蒙恩士子对他被贬荒远,极表愤懑同情,一洒哀婉之泪。后因以“八百孤寒”指贫寒之士或喻处境困难、亟需提携的人。

清.黄景仁《岁暮怀人.朱笥河先生》:“小谪陈芳现在身,人间何事敝精神。幔亭仙客休相待,八百孤寒要此身。”


偏正 孤苦贫穷的人非常多。明·王夫之《读通鉴论·唐穆宗·二》:“李德裕自以门廕起家,其知贡举,榜发而有‘相将白日上青天’之誉,迨其贬窜,而有‘~齐下泪’之思。”△用于描写贫苦人之多。


【词语八百孤寒】  成语:八百孤寒汉语词典:八百孤寒

猜你喜欢

  • 南阳卧

    同“南阳高卧”。唐韩偓《寄隐者》诗:“渭滨晦迹南阳卧,若比吾徒更寂寥。”

  • 删本纪

    汉.司马迁为项羽作传时,列入《史记》“本纪”中,与帝王同列,视为“失败帝王”,有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进步的思想主张。汉.班固在为项羽作传时,改入《陈胜项籍列传》,与一般公卿等列,表现出浓厚的封建正统主义和

  • 陶令贫无酒

    源见“白衣送酒”。形容贫士生活困窘,节日无欢。元 萨都剌《病中杂咏》之六:“陶令贫无酒,郎官菊也无。”

  • 老尽

    源见“养老马”。谓一生尽力,年老而力衰。宋苏轼《与临安令宗人同年剧饮》诗:“黄鸡催晓不须愁,老尽世人非我独。”【词语老尽】   汉语大词典:老尽

  • 凤德之衰

    源见“接舆歌凤”。喻指贤者晚年操行有缺失。《晋书.周?传》:“初,?以雅望获海内盛名。后颇以酒失……庾亮曰:‘周侯末年,所谓凤德之衰。’”

  • 子卿白首

    源见“苏武节”。指久困匈奴的苏武黑发尽白。亦比喻谪居荒远边地的老臣。宋苏轼《和陶答庞参军》之五:“子卿白首,当还西京;辽东万里,亦归管宁。”

  • 先意承旨

    揣摩长辈或上级的心意,奉承恭顺,以博取其欢心。《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亦作“先意承志”。《礼记.祭义》:“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

  • 卢鸿屋

    《新唐书.卢鸿传》:“博学,善书籍,庐嵩山。玄宗开元初,备礼征,再,不至……鸿到山中,广学庐,聚徒至五百人。”后以“卢鸿屋”泛指隐士居所。宋徐俯《念奴娇》词:“万丈辉光,奔云涌雾,飞过卢鸿屋。更无尘翳

  • 高以下为基

    高以下为基础。 表示居于高位的人要能谦卑处下。这是古代道家朴素的民本思想。语出《老子》三九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淮南子.原道训》:“贵者必以贱为号,而高者必以下为基。”晋.潘岳《藉田赋》

  •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旧时形容人君的威严。语出《战国策.魏策四》:“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苏頲《谏銮驾亲征吐蕃第二表》:“臣闻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若吐蕃者,鼠窃豕食,犹鱼跃釜中耳,又何足以当陛下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