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指用兵的人。势:情势。一作“事”。 胜利或失败是用兵的人经常遇到的事态,算不了什么。语出《旧唐书.裴度传》:“一胜一败,兵家常势。”宋.尹洙《叙燕》:“胜败兵家常势,悉内以击外,失则举所有以弃
见“入木三分”。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陈廷敬深深一躬,皇上此话,~,微臣感激不尽。”
《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曹叡)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蒹葭,芦苇,是俗贱之物,用以比毛曾;玉树,高贵美好之物,用以比规格负一时重望的夏侯玄。“蒹葭倚玉树”,常用比喻两人美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有……玉管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辚相次,吹息亦不复见,铭曰:昭华之管。”唐.房玄龄等《晋书》
源见“不共戴天”。谓为父母报仇情殷志切。唐柳宗元《驳复仇议》:“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同“枕戈待旦”。北周庾信《拟连珠》:“盖闻天方荐瘥,丧乱弘多,空思说剑,徒闻枕戈。”【词语枕戈】
《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后汉书.天文志上》“言其时星辰之变”南朝 梁刘昭注:“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后用为月亮的代称。亦简称蟾。唐
同“龙腾梭”。明徐渭《沈叔子解番刀为赠》诗之一:“须臾报道渔罩外,电脚龙腾五尺梭。”
在脸上涂白粉搽胭脂:指修饰打扮。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
同“烹小鲜”。唐刘长卿《至德三年春正月》诗:“家怜双鲤断,才愧小鲜烹。”
源见“龙阳泣鱼”。喻受宠幸。宋周必大《杨廷秀秘监万花川谷中洛花甚多光荣俚语叙谢》诗:“共船不妒龙阳钓,警乘犹疑洛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