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凿坏而遁

凿坏而遁

源见“颜阖逾墙”。谓逃禄隐居。《老残游记》二回:“试问,与那凿坏而遁、洗耳不听的有何分别呢?”


连动 坏,通“培”、“坯”,屋的后墙;遁,逃走,隐藏。隐居不仕。语本《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币先焉,凿培而遁之。”《老残游记》2回:“试问,与那~,洗耳不听的有何分别呢?”※坏,不读作huài。△多用于处世方面。也作“凿坏以遁”、“凿坯而遁”。


【典源】《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汉书·扬雄传》:“故士或自盛以橐,或凿坏 (pi) 以遁。”应劭注:“凿坏,谓颜阖也。鲁君闻颜阖贤,欲以为相,使者往聘,因凿后垣而亡。”

【今译】 鲁国国君听说颜阖是贤士,想任用他为相,派使者带礼物去聘请他。而颜阖不愿做官,听说使者来,凿穿后墙逃避。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甘心隐居,不愿为官。

【典形】 颜坏、幽遁凿坏、凿坏、凿坏而遁。

【示例】

〔颜坏〕 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贤非梦傅野,隐类凿颜坏。”

〔幽遁凿坏〕 唐·骆宾王《上兖州张司马启》:“方欲闭门却扫,养拙以终年; 幽遁凿坏,甘贫而卒岁。”

〔凿坏〕 宋·扬亿《与客启明》:“越客逃名误凿坏,汉庭初聘碧鸡才。”

〔凿坏而遁〕 清·岑霁《寻涧上先生故居》:“凿坏而遁名难晦,采厥为粮世共贤。”


【词语凿坏而遁】  成语:凿坏而遁汉语词典:凿坏而遁

猜你喜欢

  • 赋能讽

    《汉书.司马相如传》:“相如以为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奏《大人赋》……相如既奏《大人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气游天地之闲意。”汉武帝文学侍臣司马相如曾作《大人赋》,以讽仙

  • 囊底智

    囊,口袋。古称足智多谋的人为“智囊”。此指年虽老,智谋仍够用。出自后燕慕容垂之口。慕容垂,字道明,燕王元真第五子,受父宠爱,也被长兄嫉恨。十三岁时就勇冠三军,累战有大功,曾大败桓温,威名远震。后的儿子

  • 磨盾鼻

    《北史.荀济传》:“济初与梁武帝布衣交,知梁武当王,然负气不服,谓人曰:‘会楯上磨墨作檄文。’”本谓行军作战时在盾上磨墨写檄文,后用为文思敏捷的典故。宋刘克庄《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词:“磨盾

  • 花无百日红

    元.谷子敬《城南柳》二折:“几曾见柳有千年绿,都说花无百日红。枉费春工。”以花不能常开不谢,比喻好景不长。明.罗贯中著《三遂平妖传》一二回:“单表瘸子,初时,道士奉承他好酒好食,吃得欢喜,以后渐渐懒散

  • 烹鲤

    源见“鱼传尺素”。指亲友来信。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雕虫蒙记忆,烹鲤问沉绵。”【词语烹鲤】   汉语大词典:烹鲤

  • 流水游龙

    源见“车水马龙”。比喻川流不息的车马。清李慈铭《大风有感》诗:“流水游龙日夜驰,品题素竹与哀丝。”并列 车子像流动不息的水,马匹像游动不停的龙。语本《后汉书·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

  • 波澜独老成

    唐.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诗:“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诗中“波澜”系形容文章跌宕起伏;“老成”系指行文老练,功力深厚。后遂以此赞扬文章写得老练而富有文采。清.王晫《今世说.品藻》:“情辞斐亹(音f

  • 才减江淹

    同“才尽江淹”。宋周邦彦《过秦楼.大石》词:“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

  • 灞桥诗思

    源见“骑驴索句”。指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唤起诗情,写出佳作。清王摅《咏雪次东坡韵》:“闻道灞桥诗思好,朔风驴背手频叉。”【典源】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 卷七:“唐相国郑綮,虽有诗名,……或曰:‘相国近有

  • 荆株

    源见“田家荆合”。指兄弟。清孙枝蔚《赠汪舟次》诗之一:“三冬辞裙布,万里隔荆株。”【词语荆株】   汉语大词典:荆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