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刻虎

刻虎

晋.王嘉《拾遗记》卷四《秦始皇》:“始皇元年,骞霄国献刻玉善画工名烈裔,使舍。丹青以漱地,即成魑魅及诡怪群物之象。刻玉为百兽之形,毛发婉若真矣,皆铭其臆前,记以日月。……又画为龙凤,骞翥(注:展翅貌)若飞,皆不可点睛,或点之,必飞走也。始皇嗟曰:‘刻画之形,何得飞走?’使以淳漆各点两玉虎一眼睛,旬日则失之,不知所在。山泽之人云见二白虎,各无一目,相随而行,毛色相似,异于常见者。至明年,西方献两白虎,各无一目。始皇发槛视之,疑是先所失者,乃刺杀之。检其胸前,果是元年所刻玉虎。”

“烈裔刻虎”事,或本作“二年”,又作“謇涓国”,“西方”作“南郡”。后因用为咏刻画工艺高超灵奇的典故。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二:“烈裔刻虎,温峤燃犀。”


猜你喜欢

  • 却马

    参见:汉文却马

  • 今日不知明日事

    古人慨叹人生无常之语。意谓活过了今天,不知是否还能活过明天。 也形容生活动荡,后事未卜。语出《通俗编.时序》引宋李殿丞诗:“今日不知明日事。”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一:“余曩在太学,命市薪六

  • 党锢之祸

    参见:党议偏正 以党同伐异所禁锢的祸害。语本《后汉书·灵帝纪》:“为钩党下狱死者百余人,诸附从者锢及五属。”宋·洪迈《容斋续笔》卷4:“汉~,知名贤士死者以百数。”△贬义。多用于祸患方面。也作“党人之

  •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

    疾:恨。没世:死亡。 君子就怕到死没人称颂他。 表示人们不愿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史记.伯夷列传》:“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伯夷、叔齐,得

  • 食鱼

    源见“冯驩弹铗”。比喻幕宾受到重视、优待。唐方干《赠处州段郎中》诗:“德重自将天子合,情高元与世人疏。寒潭是处清连底,宾席何心望食鱼。”【词语食鱼】   汉语大词典:食鱼

  • 韫匵藏珠

    同“韫椟而藏”。元施惠《幽闺记.英雄应辟》:“酒家眠,权消息,韫匵藏珠隐尘迹,万里前程在咫尺。”【词语韫匵藏珠】  成语:韫匵藏珠

  • 粥饭僧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邓州香严智闲禅师曰:‘……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新五代史.李愚传》:“废帝亦谓愚等无所事,常目宰相曰:‘此粥饭僧尔!’以谓饱食终日,而无所用心也。”

  • 伯乐一顾

    《战国策.燕策二》:“人有卖骏马者,比(bì,接连)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通环,转一圈)视之,去而顾之(离开时再回头看一眼),臣请献一朝之

  • 持斧翁

    源见“绣衣持斧”。御史的别称。唐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诗:“借问持斧翁,几年长沙客?”仇兆鳌注引申涵光曰:“称御史为持斧翁,亦新。”【词语持斧翁】   汉语大词典:持斧翁

  • 祝禽

    祝:悦,引申为“放走。”开网把禽兽放走。比喻给予生路。王僧孺(465-522年)字僧孺,南朝梁东海郯(tán谈)(今山东郯城北)人,幼年聪慧,家贫,6岁能属文,经常为人抄书来奉养母亲。官至御史中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