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却死香

却死香

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聚窟洲》:“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之地,地方三千里,北接昆仑二十六万里,去东岸二十四万里,上多直仙、灵官,宫第比门,不可胜数,及有狮子、辟邪、凿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之兽。洲上有大山,形似神鸟之象,因名之为‘神鸟山’。山多大树,与枫木相类,而花叶香闻数百里,名为‘反魂树’。扣其树,亦能自作声,声如群牛吼,闻之者皆心震神骇。伐其木根心,于釜中煮,取汁更微火煎如黑饧状,令可丸之,名曰‘惊精香’,或名之为‘震灵丸’,或名之为‘反生香’,或名之为‘震檀香’,或名之为‘人鸟精’,或名之为‘却死香’,一科六名。斯灵物也,香气闻数百里,死者在地,闻香气乃活,不复亡也。”可参阅《太平御览》卷八八六“妖异部”“魂魄”引东方朔《十洲记》。

据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说,西海聚窟洲上生长着一种象枫树一样的树,这种树名叫“反魂树”。树的花和叶极香,在数百里之外都可以闻到。如果取树根的木心加水在锅中煮,取汁再用微火熬成糖饴状,然后制成丸,这就是“惊精香”,又叫做“反生香”、“却死香”等等。这种灵丹,香气远闻数百里,人死了,一闻到这种香气,便立刻能够复活。

这些虽然都是无稽之谈,但作为一个古代故事,后以“却死香”、“返生香”、“返魂香”等常用为还魂复活的典故。

唐.李商隐《李义山诗集》卷四《寓怀》诗:“草为回生种,香缘却死薰。”即用此事为典。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儿诔》:“洲迷聚窟,何来却死之香?海失灵槎,不获回生之药。”

宋.王禹偁《芍药》诗:“羽客谱传尸解术,仙家重燕返魂香。”


【词语却死香】   汉语词典:却死香

猜你喜欢

  • 王霸惭

    《后汉书.王霸妻传》:“初,霸与同郡令狐子伯为友,后子伯为楚相,而其子为郡功曹。子伯乃令子奉书于霸,车马服从,雍容如也。霸子时方耕于野,闻宾至,投耒而归,见令狐子,沮怍不能仰视。霸目之,有愧容。客去而

  • 陶窗

    源见“北窗高卧”。谓悠闲自适之处。唐白居易《岁夜咏怀兼寄思黯》诗:“陶窗与弘阁,风景一时新。”

  • 断猿肠

    源见“断肠猿”。借指哀伤至极。唐李商隐《即日》诗:“儿时逢雁足,著处断猿肠。”

  • 车胤聚萤

    源见“囊萤照读”。谓车胤勤学苦读。唐李瀚《蒙求》:“孙康映雪,车胤聚萤。”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在落花时节,一人孑然伫立,面对微雨之中,双燕翩翩飞舞。 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人的寂寥惆怅的伤春之情。语出五代.翁翃《闺怨》:“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帷。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去

  • 管蠡窥测

    同“管窥蠡测”。明胡应麟《诗薮.唐下》:“唐以来选诗不下数十家,皆管蠡窥测,刊落靡芜,独存大雅者一人,高廷礼氏。”见“管窥蠡测”。明·胡应麟《诗薮·唐下》:“唐以来选诗不下数十家,皆~,刊落靡芜,独存

  • 檀郎

    源见“潘安貌”。借称情郎。潘岳小字檀奴,故称。南唐李煜《一斛珠》词:“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吐。”【词语檀郎】   汉语大词典:檀郎

  • 墦间得醉

    源见“乞墦”。谓依靠乞求过活。宋梅尧臣《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今朝甘自居穷巷,无限墦间得醉归。”

  • 鹓鹭班

    旧题晋.张华注《禽经》:“采寮雝雝,鸿仪鹭序。”《注》:“鹭,白鹭也,小不逾大,飞有次序,百官缙绅之象。《诗》以振比百寮,雍容喻朝美。”唐代魏征等《隋书.音乐志中》载北齐《食举乐十曲》其二:“彤庭烂景

  • 贺老湖

    同“贺家湖”。宋沈辽《寄陆九》诗:“贺老湖边春水生,野阳浮动北风轻。”【词语贺老湖】   汉语大词典:贺老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