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取义成仁

取义成仁

文天祥抗元被俘后以身殉国事。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中进士第一名。宝祐六年(1258年)初,蒙古军队分三路向南宋大举进攻,权阉董宋臣主张放弃临安,迁都四明(今宁波),朝中无人敢于反对,独文天祥上书请斩董宋臣,提出抗蒙建议。但未被采纳。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鄂州失守,元兵直逼临安。时文天祥在赣州任上。接到朝廷“勤王”诏书,立即招募义兵入卫临安。因战事失利,奉命退守余杭(今杭州西)。不久,宋恭帝降元。德祐二年(1276年),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出使元军,被扣押。元军撤退时,与恭帝等一同被拘押北去。行到镇江(今江苏镇江),乘元兵不备,逃脱到真州(江苏仪征),又从高邮、通州(今江苏南通)到温州。时端宗赵昰在福州即位,以文天祥为右丞相。因与左丞相陈宜中意见不合,文天祥在闽粤赣一带辅佐端宗组织抗元斗争,收复州县多处。帝昺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广东海丰北面的五坡岭被元兵所俘。旋被押至大都(今北京),囚禁达三年之久。元政府用尽种种手段威逼利诱,但文天祥始终不屈,在狱中写下了千古不朽的《正气歌》,“时空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表现了爱国的忠贞气节和凛然正气。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在大都柴市被杀害,时年47岁。其妻欧阳氏收尸时,在文天祥的衣带里捡出一纸遗书,上写:“孔子说过‘杀身成仁’,孟子讲过‘舍生取义’,只有尽了‘义’,才算做到了‘仁’。我们读圣贤之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今后无愧于国家。”

【出典】:

宋史》卷418《文天祥传》12540页:“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例句】:

陈毅《梅岭三章》:“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见“杀身成仁”。


【词语取义成仁】  成语:取义成仁汉语词典:取义成仁

猜你喜欢

  • 金闺彦

    源见“玉堂金马”。指朝廷杰出的才士。明孟称舜《娇红记.会娇》:“金闺彦,联翩占住,小生平昔依慕。”【词语金闺彦】   汉语大词典:金闺彦

  • 云泥异路

    同“云泥之别”。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亮空闲没可做时,每念临安相聚之适,而一别遽如许,云泥异路又如许。”《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妾命薄春冰,身轻秋叶,云泥异路,浊水清尘。然既委身于君子,岂

  • 孤星

    黎明时的残星。唐代孟棨《本事诗》:“邕曙进士作《明堂火珠》诗,续帖曰:‘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及来年曙卒,唯一女名‘星星’。”后代因此用来比喻孤女。【词语孤星】   汉语大词典:孤星

  • 呴沫

    源见“相濡以沫”。喻指互相救助或抚慰。《梁书.任昉传》:“〔刘孝标论曰〕故鱼以泉涸而呴沫,鸟因将死而悲鸣。”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诠俗》:“以言呴沫人,令其意靡靡焉软也,曰水。”【词语呴沫】   汉语大

  • 云边翼

    源见“雁足书”。指鸿雁,借指信使。唐李群玉《小弟艎南游近书来》诗:“湘南客帆稀,游子寡消息。经时停尺素,望尽云边翼。”

  • 毛女

    汉刘向《列仙传.毛女》:“毛女者,字玉姜,在华阴山中,猎师世世见之。形体生毛,自言秦始皇宫人也,秦坏,流亡入山避难,遇道士谷春,教食松叶,遂不饥寒,身轻如飞,百七十余年,所止岩中有鼓琴声云。”后用以为

  • 碧云词

    同“碧云辞”。宋程垓《朝中措.汤》词:“龙团分罢觉芳滋,歌彻碧云词……记取临分余味,图教归后相思。”

  • 瞠乎其后

    《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谓干瞪着眼,落在后面赶不上。元王恽《创建伊洛五贤祠堂记》:“若扳援昔贤,则不肖年迫衰老,懒于笔研,又瞠乎其后。”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尔时徐(徐陵

  • 桓伊笛

    源见“桓伊三弄”。美称笛子或优美的笛音。唐杜牧《寄题甘露寺北轩》诗:“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清余怀《桂枝香.和王介甫》词:“莫愁艇子桓伊笛,正落叶乌啼时候。”同“桓伊筝”。清徐夔《闻笛有忆

  • 髀生肉

    同“髀肉复生”。清赵翼《奉命赴滇从军征缅甸》诗之一:“正愁年少髀生肉,尚有家传胆满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