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咬春

咬春

清.张焘《津门杂记》上《岁时风俗》:“立春日,食紫色萝蔔,啖饼,谓之咬春。”

明清时,京津流行这种风俗。以为吃紫色萝卜通气祛瘟,有利人的健康。后因以“咬春”用为立春之日食萝卜的典故。

清高士奇《灯市竹枝词》之六:“咬春萝菔同梨脆。”“萝菔”即“萝蔔”,今作“萝卜”。


【词语咬春】   汉语词典:咬春

猜你喜欢

  • 泣岐

    同“杨朱泣歧路”。岐,通“歧”。唐许棠《秦中遇友人》诗:“半生南走复西驰,愁过杨朱罢泣岐。”【词语泣岐】   汉语大词典:泣岐

  • 山阴访戴

    同“访戴”。宋范成大《李子永赴溧水》诗:“匆匆叶县双凫舄,换却山阴访戴船。”

  • 正学

    明初儒士方孝孺的书斋。方孝孺(1357-1402年),字希直,又字希古,浙江宁海人。明初大儒宋濂的弟子。洪武时为汉中教授,建文时任侍讲学士。燕王朱棣起兵,当时朝廷发布的诏书和檄文大多出自于他的手笔。燕

  • 金翅擘海

    比喻文辞华丽,气象阔大。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六:“李杜二人,为金翅擘海,香象渡河,下视郊、岛辈,直虫吟草间耳。”李、杜:指李白、杜甫。金翅:金翅雀。擘:分开。郊、岛:指孟郊、贾岛。主谓 金翅,佛经

  • 灵均泽畔

    源见“泽畔吟”。指屈原被流放后在江畔行吟。灵均,屈原字。宋欧阳修《啼鸟》诗:“可笑灵均 楚泽畔,离骚憔悴愁独醒。”

  • 陶五柳

    源见“陶潜柳”。指陶潜。亦借指隐士。黄濬《十二月二十五日作》诗:“吾非戴九灵,亦非陶五柳。编诗署徂年,以此答我后。”

  • 刻木成羊

    参见:骑羊成仙

  • 凌风舸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藏几淹留既久,忽念中国,洲人遂制凌风舸以送焉。激水如箭,不旬即达东莱(今山东莱阳一带)。”相传隋处士元藏几航海遇风,船沉没。他随浪漂流到一个海岛上。岛上人热情款待他,留他住

  • 开口笑

    《庄子.盗跖》:“(跖谓孔丘曰)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柳下跖告诉孔丘说,人生在世,应该懂得通达人情世道,譬如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

  • 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

    诺:应诺。 父亲召唤,来不及应诺,马上就起身;君主召唤,不等待车马驾好就先走了。 意谓对君父的召唤,迫不及待地趋赴。表示恭敬之至。语出《孟子.公孙丑下》:“《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