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在德不在险

在德不在险

德:旧指仁政。险:指天险。 意谓国家的巩固在于推行仁政,而不在于凭恃天险。语出《史记.吴起列传》:“(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宋.杨万里《海鰌赋》:“因观蒙冲、海鰌于山趾之河汭,再拜劳苦其战功,惜其未封以下濑之壮侯,册以伏波之武公。抑闻之曰:在德不在险,善始必善终。吾国其勿恃此险,而以仁政为甲兵,以人材为河山,以民心为垣墉也乎!”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七:“开宝末,议迁都于洛。晋王叩其旨,上曰:‘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之故事以安天下也。’晋王又言:‘在德不在险’。上不答。”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一二:“即其险也,人险有功,地险有形,天险自然而已。在德不在险,德者,天险也。”


猜你喜欢

  • 弹金丸

    同“弹金”。唐吴融《雪后过昭应》诗:“绮陌已堪骑宝马,绿芜行即弹金丸。”

  • 三编绝

    同“三绝韦编”。唐 耿?《题李孝廉书房》诗:“业就三编绝,心通万事闲。”

  • 头颅谁斫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八五载: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暴虐,民怨沸腾,他虽然穷奢极欲,尽情享乐,但眼见得“天下危乱,意亦扰扰不自安”。“又尝引镜自照,顾谓萧后曰:‘好头颈,谁当斫之!’后惊问故,帝笑曰:

  • 莲花十丈

    《真人关尹传》:“老子曰:‘真人游时,各各坐莲花之上,华径十丈,有反生灵香,逆风闻三十里。’”(据《法苑珠林》卷四十九引)据说仙人游玩时所坐的莲花直径有十丈,香闻三十里。后遂用为咏莲花之典。唐.韩愈《

  • 馆陶园

    《汉书.东方朔传》:“帝姑馆陶公主号窦太主……主寡居,年五十余矣,近幸董偃……爰叔(谓偃)曰:‘顾城庙远无宿宫,又有荻竹籍田,足下何不白主献长门园?此上所欲也……’偃顿首曰:‘敬奉教。’入言之主,主立

  • 谈若悬河

    悬河:瀑布。谈话像瀑布那样奔泻不止,说个没完。陈田《明诗纪事戊签.何良俊》引《司勘集》:“加以谈若悬河,识同藻鉴,车骑填门,履綦沓座,狎梵侣以玄探,结胜流而觞咏。”见“口若悬河”。《明诗纪事·戊签·何

  • 树犹如此

    《世说新语.言语》:“桓公(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折条,泫然流泪。”桓温北征,见到从前栽种的柳树已经成长,睹木思人,便油然产生了“老之将至”

  • 倒悬之厄

    见“倒悬之急”。

  • 道殣相望

    形容饿死者之多,可在道路上相望。谨:饿死的人。《左传.昭公三年》:“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女富,指嬖宠之家的富足。主谓 殣,饿死。指饿殍遍地。《左传·昭公二年》:“宫室滋侈,~。

  • 澹泊明志

    《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三国 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