歃(shà煞)血:古代宣誓结盟之一种仪式,参与订立盟约的人要用手指蘸血,涂在口旁,表示信守,称为“歃血”。此典指毛遂说服楚考烈王,与平原君赵胜等歃血宣誓订立合纵南北联盟抗秦的盟约。后以此典比喻订立盟约
同“谢家丝竹”。清曹尔堪《水调歌头.野园即景》词:“高大王家台榭,婉转谢公丝竹,今日尽蓬蒿。”
同“日近长安远”。宋陆游《感旧》诗之三:“未论日远长安近,且喜南山天际横。”
源见“合浦珠还”。称扬为官清正,政绩卓著。元袁桷《院长有子在外从许州募得之院中率赋诗》:“衮绣门楣五色新,明珠还浦竞相亲。”
源见“陶潜柳”。借以咏隐士。晋陶潜曾为彭泽县令。宋 陈德武《西江月.咏雪三调》词之一:“瘦损穷彭泽柳,禁持杀傅岩梅。”
同“而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词语而立】 汉语大词典:而立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名字叫丁的厨役。文惠君,即梁惠王。踦,音jǐ,一足站立。
同“倾阳”。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於古穷人之梓也……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旧时谓文人越困穷不得志,写出的诗文越好。宋苏轼《答钱
同“慈恩题记”。闽徐夤《曲江宴日呈诸同年》诗:“好是慈恩题了望,白云飞尽塔连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