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原作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比喻天道广大,无所不包。后则借指国家法网虽宽,但不会漏掉坏人。老子说,大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获胜,不说话而善于回答,不召唤而自动到来,虽迟缓而善于谋划。天网极为广大,网孔虽稀,而从没有漏失。

【出典】:

《老子》73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绅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例句】:

北齐·魏收《魏书·任城王传》:“又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见故欲求治本,莫若省事清心。”


见“天网恢恢”。蔡敦祺《林则徐》:“再有那个张腾已调往江西,他自以为诬告得逞,咱们无奈他何,却不知~。”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言天道如网,广大而不疏漏,作恶者逃不出惩罚。

天网”,犹言 “天罚”。上天之道如网,专以网捕、惩治恶人。后以之比喻国法。

“恢恢”,宽广貌。

“疏”,稀疏、不密。

为什么 “疏而不漏”呢? 既然 “稀”、“不密”,为什么 “不漏”呢?

这牵涉到对 “疏而不漏”文义的理解。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语出 《老子·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失,犹 “漏”。孙铲 《古今本考证》: “疎而不失,‘失’一作 ‘漏’。”“疎”为 “疏”之异体。

明·薛蕙 《老子集解》: “世之禁网虽密,然人多幸免者。惟天网恢恢广大,有若疏而不密,而为恶之人,无有能逃也。”“有若疏而不密”,翻译过来是: 好像有疏漏而不密的情况。仔细体会一下,“有若”( 好像有) 只是一个揣度之词。实际意思是: 并非 “疏”而不密,而是宽广无边, “天罗地网”,无所逃遁。 《论语·八佾( yì) 》: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从心理角度而言,因为 “天网”宽广无边,大得不可想象,所以感觉会有疏漏之处。而实际上 “疏而不漏”指的是 “好像稀疏而不泄漏”之意,其实并无疏漏,因为是 “天网”。而有 “疏”必“漏”指的是世间的 “禁网”。

国法有时有疏漏、不够完善的情况,但 “天罚”( 天网) 是不会漏掉一个坏人的。这反映的是古人 “上天为一切主宰”的一种观念。俗谓 “苍天有眼”,“人做事,天看着”,你做坏事以为 “人不知,鬼不觉”,但上天是知晓的,所以作恶之人是逃不出恢恢天网的。

另解: “疏”有 “搜索”义。 《汉书·赵充国传》: “卬 ( ánɡ,我) 有闻……疏捕山间虏,通转道津渡。”注: “苏林曰: ‘疏,搜索。’疏字本作跡,言寻迹而捕之也。”“疏”之 “搜索”义,引申有“搜捕”义。因此,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则谓 “天网宽广无边,搜捕而无遗漏”。此解亦通。


【词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成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汉语词典: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猜你喜欢

  • 箕裘相绍

    源见“克绍箕裘”。谓先辈之业世代相传。元 李世瞻《坏舵歌》:“箕裘相绍近百年,甑已堕矣奚容言。”

  • 食肝

    同“食无肝”。明高启《方隐君山园》诗:“此时采撷自足饱,肯为食肝烦县令?”【词语食肝】   汉语大词典:食肝

  • 深厉浅揭

    《诗.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毛传:“以衣涉水为厉。谓由带以上也;揭,褰衣也。”谓渡浅水,可撩起衣服过去;渡深水,撩衣也无用,干脆连衣下水。比喻行动要因时、因地制宜,不可拘于常规。并列

  • 言寡尤,行寡悔

    意思是言行都应谨慎,使言语很少过失,行动很少后悔。《论语.为政》:“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词语言寡尤,行寡悔】  成语:言

  • 岩瞻

    源见“具瞻”。谓宰辅德行高尚,为众人所仰慕。宋韩琦《献所业上两府启》:“睿眷致隆,岩瞻载协。”【词语岩瞻】   汉语大词典:岩瞻

  • 索槟榔

    源见“一斛贮槟榔”。泛指白吃他人酒席。宋陈克《南歌子》词:“惭愧年年高会、索槟榔。”

  • 谤臣诬

    源见“箧中书”。谓遭诽谤者的诬陷攻讦。唐陈子昂《答韩使同在边》诗:“但蒙魏侯重,不受谤臣诬。”

  • 悲丝

    同“悲丝染”。唐罗隐《谗书.屏赋》:“阮何情而泣路,墨何事而悲丝?”清无名氏《万金记.顽梗》:“天末徒号鸱,可怜泣路悲丝。”【词语悲丝】   汉语大词典:悲丝

  • 庑下梁鸿

    源见“梁鸿赁庑”。指赁屋而居,劳作而食的贤士。清 王庆澜《八不就.咏怀》套曲:“忒可怜生,忒可憎生,还不是庑下梁鸿,只算做一点点浮萍。”

  • 安仁愁鬓

    源见“潘安白发”。借指怀才不遇,身处逆境,愁情满怀。宋贺铸《雨中花》词:“回首扬州,猖狂十载,依然一梦归来。但觉安仁愁鬓,几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