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头会箕敛

头会箕敛

头会(kuài快):按人头征税。箕敛:用簸箕装敛谷物作税收。此典指武臣说秦王朝横征暴敛,赋税苛重。后以此典比喻征收赋税苛重。武臣(?——前208年),陈县(今河南淮阳)人。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张楚政权建立后,陈胜任命武臣为将军(统军高级武将),张耳、陈馀为左右校尉(武将军职,位次于将军),率军三千攻赵。由白马津(今河南滑县东北)渡黄河,连续攻下赵地十多城,发展到几万人。又招降三十多城,进占邯郸。经张耳、陈馀劝说,他自立为赵王,并违抗陈胜命令,拒绝援助周文。后为其部将李良所杀。当初,武臣等人行军,到达各县,对当地才能出众的人们说:“秦朝施行暴政酷刑来残害天下百姓,已经有几十年。北边有修筑长城之勤苦劳役,南边有防守五岭的长期兵役,内外骚动,百姓疲困,按人头征税、用簸箕敛谷物之横征暴敛,来供应军费开支,财穷力尽,民不聊生。加之苛法酷刑,使天下老少百姓不得安生”。此典又作“头会箕赋”。

【出典】:

史记》卷89《张耳陈馀列传》2573页:“武臣等从白马渡河,至诸县,说其豪桀曰:‘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戌(秦始皇派五十万人防守五岭,指越城、都庞〔或作揭阳〕、萌渚、骑田、大庾五岭),外内骚动,百姓罢(pí皮,通“疲”)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kuì愧,缺乏)力尽,民不聊生。重之以苛法峻刑,使天下父子不相安。’”

【例句】:

汉·刘安等著《淮南子·汜论训》:“头会箕赋,输于少府。” 唐·魏徵等撰《隋书·五行志下》:“府库空竭,头会箕敛,天下怨叛,将士离心。” 宋·陆九渊《与辛幼安书》:“置民于囹圄、械系、鞭棰之间,残其支体,竭其膏血,头会箕敛,槌骨沥髓。”


并列 会,计算。按人头计算,用畚箕征收税谷。形容赋税苛重。语出《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贱天下……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力匮尽,民不聊生。”清·魏源《治篇》11:“甚至圆熟为才,模棱为德,画饼为文,养痈为武,~为富。”※会,不读作huì。箕,不读作qí。△贬义。多用于政治方面。→横征暴敛 苛捐杂税 ↔节用裕民。也作“头会箕赋”。


【词语头会箕敛】  成语:头会箕敛汉语词典:头会箕敛

猜你喜欢

  • 照妖镜

    晋葛洪《抱朴子.登涉》载:古代入山修仙者,多背悬明镜,谓可以照妖怯魅。后遂以“照妖镜”泛指能映现妖魔原形的宝镜。《西游记》五八回:“〔玉帝〕宣托塔李天王,教把照妖镜来照这厮谁真谁假。”亦比喻能辨别是非

  • 报一饭

    源见“灵辄扶轮”。谓受人恩惠必定报答。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 牵红

    同“牵丝”。明叶宪祖《鸾鎞记.提宗》:“京邸相逢,温郎情致,为投诗竟遂牵红。”【词语牵红】   汉语大词典:牵红

  • 负盐车

    源见“骥伏盐车”。意谓良骥已老,艰于拉车爬坡。比喻才华受到抑制,处境困厄。元欧阳玄《天马赋》:“负盐车而上太行者,慨未遇乎伯乐;伏皂枥而志千里者,又何惭乎老骥!”

  • 楚弓人得

    源见“楚弓楚得”。比喻虽有所失而利未出于人。清钱谦益《新安汪氏收藏目录歌》:“雷剑一往谁取去,楚弓人得知何方?”

  • 玉人吹箫

    源见“乘鸾”。谓男女相慕。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清李渔《怜香伴.闺和》:“莫不是玉人何处教吹箫,莫不是嫦娥应悔偷灵药。”主谓、传说春秋时秦有箫史善吹萧,秦穆公

  • 左右逢源

    原指做学问,工夫精到,自然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则泛指得心应手,顺利无碍。亦用以讽刺办事圆滑。孟子说,君子沿着正确的路子研探学问,目的就是要使自己自觉地得到学问。自己自觉地求得的学问,就能心安理得地坚

  • 比肩继踵

    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晏子春秋.杂下九》:“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汉 王粲《荆州文学记.官志》:“于是童幼猛进,武人革面,总角佩觿,委介免胄,比

  • 真妃餐霞

    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卷二:“六月二十九日九华真妃授书曰:景应双粲,云会元落(元,同玄)。龙秀五空,採琼阆台。长歌灵幙,焕启玉扉。渺矣遗世,与世长辞。霞轸绛波,电赴紫棲。共携清响之外,同游云秀广巖,岂

  • 五斗低腰

    同“五斗折腰”。闽徐夤《鸿门》诗:“犹胜堕力求飧者,五斗低腰走世尘。”【词语五斗低腰】   汉语大词典:五斗低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