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夺锦袍

夺锦袍

夺,竞取。通过竞争取得作为奖品的锦袍,也称夺锦。比喻争得胜利。出自唐宋之问的事迹。宋之问(656?-712年)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州)人。唐代著名诗人,上元进士。武则天时曾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一次,武后游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东方虬(qiú求)首先完成,武后便赐予锦袍。随后,宋之问也完成了。武后看后十分欣赏,便从东方虬手中夺过锦袍,重新赐给了宋之问。

【出典】:

新唐书》卷202《文艺中·宋之问传》5750页:“武后游洛南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后赐锦袍。之问俄顷献,后览之嗟赏,更夺袍以赐。”

【例句】:

宋·陆游《赠邢刍甫》:“割愁何处有并刀,倾座谁能夺锦袍。” 明·汤显祖《紫钗记》:“多应我诗成夺锦袍,沉香亭捧砚写清平调。” 明·高启《谢赐衣》:“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


【词语夺锦袍】  成语:夺锦袍

猜你喜欢

  • 九日落

    源见“羿射九日”。借指为民除去祸害。清顾炎武《书女娲庙》诗:“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

  • 竿木逢场

    《景德传灯录.道一禅师》:“邓隐峰辞师,师云:‘什么处去?’对云:‘石头去。’师云:‘石头路滑。’对云:‘竿木随身,逢场作戏。’”谓悟道在心,不拘时地。后以“竿木逢场”谓随事应景。宋范成大《题湘山大施

  • 秋液

    《周礼.秋官.司烜氏》:“以鉴取明水于月。”《淮南子.天文训》:“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高诱注:“月盛时以〔方诸〕向月下,则水生,以铜盘受之,下水数滴。”后因以“秋液”指月。元黄庚《题东山玩月图》诗

  • 鲁女泣荆

    源见“刈蓍遗簪”。谓留恋故物。宋惠洪《跋山谷字》之一:“鲁女有遗荆钗而泣者,路人笑之曰:‘以荆为钗易办,女乃泣何也?’女以手掠发曰:‘非以其难致也,以其故旧耳。’予所以玩之者,实钟鲁女泣荆之情。”【词

  • 爇薪照字

    《后汉书.文苑传.侯瑾传》:“侯瑾字子瑜,敦煌人。少孤贫,依宗人居。性笃学,恒佣作为资,暮运辄㸐(rán燃烧)柴以读书。”《晋书.范汪传》:“汪少孤贫,六岁过江,依外家新野庾氏……外氏家贫,无以资给,

  • 四壁居

    同“四壁贫”。宋戴复古《思家》诗:“湖海三年客,妻孥四壁居。”

  • 泰山鸿毛

    汉代司马迁因受到李陵一案的牵连而获罪受宫刑。他在给友人任安的信中说:“我祖辈并没有显赫的功劳,家中也没有皇上颁赐的特权凭证,担任太史令一职,和卜官、巫祝一类相似,在皇上眼里,不过是乐师优伶一样的人,也

  • 衣褐怀宝

    穿着麻布所制的粗衣(即贱者的衣服),却怀有才德似宝玉。比喻贤能的人,才德不外露。《史记.滑稽列传》:“(齐人)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蔽履不完。……及其拜为二千石,佩青绢……同官待诏者……祖道

  • 面如田字

    《南史.李安人传》载:南齐 李安人,兰陵 承人,为将军战功卓著,一次,在庆功宴会后玩摴蒱戏,“五掷皆卢。帝大惊,目安人曰:‘卿面方如田,封侯相也。’”后因以“面如田字”为富贵之相的典故。宋吕本中《柳州

  • 室迩人遥

    见“室迩人远”。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所和忆持国》之一:“颜红底事发先白,室迩何妨人自遥。”【词语室迩人遥】  成语:室迩人遥汉语大词典:室迩人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