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谓墨守旧规陈法。宋代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袭故,惴惴焉不免于天下。”并列 墨守陈法常规。宋·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贬义。描写守旧之语。→奉行故事
同“束缊请火”。宋林逋《和酬周寺丞》:“门横野水席凝尘,束缊谁能问乞邻?”
唐.颜真卿《乞米帖》云:“拙于生事,举家食粥已数月,今又罄乏,实用忧煎。”唐.颜真卿由于不善於钻营,致全家食粥。后以喻家贫之典。宋.苏轼诗集卷六《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诗,其一:“杜叟挽衣那及胫,颜
表示奋勉、争先的用词,也可说“着先鞭”,意思是赶在前面。《晋书.刘琨传》:“(刘琨)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枭:斩首示众。偏正 比喻奋勉争先
源见“袁安高卧”。指居贫而坚守节操的人。宋吴潜《暗香.用韵赋雪》词:“有一种可人,扫了还积。悲饥闭户,僵卧袁安我偏忆。”
《晋书.明帝纪》:“(王)敦将举兵内向,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骏马,微行至于湖,阴察敦营垒而出……马有遗粪,辄以水灌之。……俄而追者至,……见马粪冷,……不追,帝仅而获免。”东晋王敦谋反,晋明帝得知消息后
参见“成千累万”。
同“韩家五鬼”。宋陆游《闲中乐事》诗之二:“五穷虽偃蹇,二竖已奔亡。”【词语五穷】 汉语大词典:五穷
其:代词,指代儿女。 做父母的只是为儿女的疾病发愁。 古时形容“亲子之爱”。语出《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元.张国宝《罗李郎》一折:“常教我两叶眉儿皱,一点赤心愁,
指唐代伎艺才能卓绝的三个人,即善于诗赋的李白,善于剑舞的裴旻,善于草书的张旭。《新唐书.李白传》:“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