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衰败。《旧五代史.唐武皇纪下》:“且授任分忧,叨荣冒宠,龟玉毁椟,谁之咎欤!俯阅指陈,不胜惭恧
同“局天蹐地”。唐白居易《答冯伉请上尊号表》:“虽鸿名未称,每劳蹐地之心。”【词语蹐地】 汉语大词典:蹐地
源见“两部鼓吹”。咏蛙鸣。表现悠闲自乐之情。宋李之仪《南乡子》词:“更觉鸣蛙如鼓吹,安排。惆怅流光去不回。”
同“蕉鹿梦”。清钱谦益《九月望日得石斋馆丈午日见怀次韵却寄》之三:“世事蕉中梦,人情李下蹊。”
同“棠棣”。《新唐书.吴兢传》:“伏愿陛下全常棣之恩,慰罔极之心。”【词语常棣】 汉语大词典:常棣
指眼与耳。宋代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形相》:“眼者,身之镜;耳者,体之牖。视多则镜昏,听众则牖闭。妾有磨镜之石,决牖之术。”牖( ㄧㄡˇ yǒu 有):窗。并列 身体上的镜子和窗户,比喻眼睛和耳
源见“灵辄扶轮”。谓受人恩惠必定报答。《后汉书.李固传》:“窃感古人一饭之报。”李贤注:“谓灵辄也。”
见〔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见“达观知命”。唐·王勃《滕王阁序》:“君子安贫,~。”【词语达人知命】 成语:达人知命汉语大词典:达人知命
源见“南楼”。指登楼吟咏赏月。宋李吕《满庭芳》词:“算庾楼吟赏,今古应同。”
晋庾亮《答郭预书》:“别驾旧与刺史别乘,同流宣王化于万里者,其任居刺史之半。”后因以“半刺”指州郡长官下属的官吏,如长史、通判等。唐杨炯《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辎车就列,化洽于二州;油轼当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