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寿陵失步

寿陵失步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成,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寿陵少年羡慕邯郸人走路的轻盈美妙姿态,遂远到邯郸去专事学习当地人行走的样子,可学来学去,总是不象,以至最后将自己原来的步法也忘了,只好狼狈地爬着回寿陵。后即以“寿陵失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得要领,反而连自己原来所会的东西,所掌握的一点本领也丢掉了。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三十五:“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


主谓 比喻模仿不成,反而失去了原有的东西。语本《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秦牧《艺海拾贝·“邯郸学步”》:“自从庄子的著作中叙述了它以后,‘邯郸学步’或者‘~’这句成语常常被许多人所引用。”△贬义。多用于讽刺仿效失误之人事。→数典忘祖东施效颦。也作“寿陵匍匐”。


【词语寿陵失步】  成语:寿陵失步汉语词典:寿陵失步

猜你喜欢

  • 曹王拂局

    源见“巾角弹棋”。指精于游艺技巧。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朱亥袖椎,豪雄扼腕;曹王拂局,轻薄为心。”

  • 秦云

    源见“响遏行云”。借指嘹亮优美的歌咏。唐罗隐《江都》诗:“歌听丽句秦云咽,诗转新题罗锦铺。”

  • 借筹

    同“借箸”。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驾》:“他说受君恩爵封列侯,镇江 淮千里借筹;神京未收,似我辈滥功糜饷,建牙堪羞。”【词语借筹】   汉语大词典:借筹

  • 延颈企踵

    伸长头颈,踮起脚跟。形容仰慕或企望之切。汉 扬雄《剧秦美新》:“海外遐方,信延颈企踵,回面内向,喁喁如也。”宋 苏轼《杭州上执政书》:“日与吏民延颈企踵,虽大旱望云,执热思濯,未喻其急也。”亦作“延颈

  • 双瞳剪水

    唐.李贺《唐儿歌》:“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瞳:瞳孔,指眼睛。“双瞳剪水”,形容双目炯炯有神,似秋水一样清澈明亮。明.周履靖《锦笺记.初晤》:“不要说什么,

  • 二顷田

    源见“苏秦六印”。指赖以谋生的田地。后多用以为归隐之词。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二:“洛阳 苏季子,连横遂不连。既无六国印,翻思二顷田。”元 萨都剌《上赵凉国公》诗:“笑辞天上九鼎贵,来种江东二顷田。”【

  • 滔滔天下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春秋时,孔子使子路向长沮、桀溺这两个消极避世的人问路,当他们得知是孔子师生时,回话中曾用

  • 蹈海人

    源见“鲁连蹈海”。指战国时鲁仲连。明刘基《感怀》诗之二四:“献纳竟何补,焚坑祸谁因?昂昂采芝士,矫矫蹈海人。”【词语蹈海人】   汉语大词典:蹈海人

  • 婢知诗

    源见“郑玄家婢”。谓诗礼人家奴婢知诗书。形容家风儒雅。宋陆游《先少师宣和初有赠晁公以道诗》:“奴爱才如萧颖士,婢知诗似郑康成。”

  • 耘耔

    《诗.小雅.甫田》:“今适南亩,或耘或耔。”谓除草培土。后因以“耘耔”泛指从事田间劳动。汉张衡《东京赋》:“兆民劝於疆埸,感懋力以耘耔。”晋陶潜《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词语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