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卷六三九引《风俗通》:“沛郡有富家公,资二千余万。小妇子年才数岁,顷失其母,又无亲近。其女不贤。公病困,思念恐争其财,儿必不全。因呼族人,为遗令书,悉以财属女。但遗一剑,云:‘儿年十五,以
同“拔山扛鼎”。《黑籍冤魂》一回:“一个人被鸦片束缚住了,任你是拔山举鼎的英雄,铜浇铁铸的罗汉,只要烟瘾一发,顿时骨软精酥,连一些气力都没有。”并列 比喻力大无穷。语本《史记·项羽本纪》:“长八尺余,
同“宰肉夫”。清赵翼《观家人醃菜戏成四十韵》:“尚愧遗羹远,聊矜宰肉公。”
《书.舜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孔传:“麓,录也。纳舜使大录万机之政。”后遂以“纳麓”为总揽大政之典。南朝 梁江淹《萧太尉上便宜表》:“菲躬谦度,方追重华纳麓之勤;约情㧑操,乃取文命卑宫之义
同“韦编三绝”。宋陆游《寒夜读书》诗之二:“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颠。”
《宋书.卢江王祎传》:“公未曾有一函之使,半纸之书,志弃五弟,以饵仇贼。”半纸书、半纸,后常以指代檄书。金.元好问《遗山诗集》十一《杂诗九首》之九:“半纸虚名百战身,转头高塚卧麒麟。”
《礼记.曲礼上》:“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东汉.郑玄注:“助哀也。相,谓送杵声。”据《礼记》所载,中国古时邻居有丧事,舂谷之时便停止唱号子,以表示致哀而不相扰之意。后用为咏邻里和睦之典。唐
《老子》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云笈七签》卷四〇:“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乃至功成德就,白日升天。”千里的引程要从脚下第一步开始。
源见“东家丘”。指孔子。宋黄庭坚《柳闳展如苏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圣学鲁东家,恭惟同出自。”宋刘宰《赠江西吴定夫》诗:“君师鲁东家,二说当舍旃。”
同“车水马龙”。唐王勃《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风烟匝地,车马如龙。”主谓 车马极多,形容繁华热闹。蒋光慈《鸭绿江上·兄弟夜话》:“这里有的是光滑平坦的马路……这里有的是~,士女如云。”△描写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