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尸位素餐

尸位素餐

谓官员居位、食禄而不尽职。尸位,谓空占位置;素餐,谓不劳而食。夏启子太康继位后,安逸享受,不恤民事,长期在外游猎,后被有穷氏首领后羿所灭。后人因称其不理事为“尸位”。素餐,是指西周时期劳动人民通过民歌斥责不劳而食的贵族。歌词大意是:不拿锄来不拿镰,为什么你的粮食千千万?不拿弓来不拿箭,为什么你家猎物满庭院?人家生来身分高,不干活来白吃饭。

【出典】:

尚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

【例句】:

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唐·吕温《代窦中丞与襄阳于相公书》:“敢不砥砺微分,激昂前途,以明主今日之恩,资大贤积时之誉,庶乎有立,少答所知;岂敢以尸素为荣,而负平生之论。”


【词语尸位素餐】  成语:尸位素餐汉语词典:尸位素餐

尸位:古代祭祀代死者受祭的画像,只享祭祀而不做事。素餐:不劳而食,无功受禄。尸位素餐形容空占官位,白享俸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西汉朱云不畏权势,敢于与恶势力斗争。汉成帝时,朱云上书请求成帝接见,当着朝廷重臣对成帝说:“现在朝廷大臣,对上不能匡正君王,使政治清明;对下不能做有益于百姓的事,使国泰民安。空享俸禄,无所事事。正如孔子所说,鄙陋之徒怎能辅佐国君,他们患得患失,利欲薰心,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后以“尸位素餐”为典,指官吏空占职位,白吃俸禄,却不尽职尽责,又简称为“尸素”,后亦用于自谦之辞。

【出典】:

汉书》卷67《朱云传》2915页:“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颜师古注曰:“尸,主也。素,空也。尸位者,不举其事,但主其位而已。素餐者,德不称官,空当食禄。”

【例句】:

汉·王符《潜夫论·思贤》:“虚食主禄,素餐尸位而事淫侈,坐作骄奢,破败而不及传世者也。” 三国魏·曹植《矫志诗》:“芝桂虽芳,难以饵鱼;尸位素餐,难以成居。” 唐·王维《游悟真寺》:“薄宦惭尸素,终身拟尚玄。” 唐·韦应物《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唐·白居易《适意二首》:“三年作谏官,复多尸素羞。” 宋·朱熹《答刘平甫书》:“元履竟不于朝,虽所发未为中节,然比尸位素餐、口含瓦石者,不可同年语矣!” 明·庄昶《端午食粽有感》:“小臣自愧悠悠者,无术救时真素餐。”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18回:“倘大人看我可为公子之师,情愿附骥,自问也不至于尸位素餐,误人子弟。” 清·秋瑾《题芝龛记》:“肉食朝臣尽素餐,精忠报国赖红颜。”


并列 尸位,占据着职位而不做事;素餐,不做事而白吃饭。亦作自谦语。语本《尚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三国魏·曹植《矫志》:“~,难以成名。”△贬义。多用于政事方面。→窃位素餐 尸禄素餐 ↔克尽厥职。也作“素餐尸位”。


【典源】《汉书·朱云传》:“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

【今译】 汉代朱云向汉成帝奏说:“现在朝廷大臣上不能辅佐主上,下无益于百姓,都是空守着官位不做事,只知拿俸禄,像孔子说的,这种鄙陋的人不能事君,是为了保住禄位,什么都干得出来的人。”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空守禄位而不做事。

【典形】 朝臣素餐、尸位素餐、素餐、素餐尤。

【示例】

〔朝臣素餐〕 清·秋瑾《题芝龛记》之八:“肉食朝臣尽素餐,精忠报国赖红颜。”

〔尸位素餐〕 唐·元稹《钱重物轻议》:“无乃失有司奉职之体,负尸位素餐之责。”

〔素餐〕 明·庄昶《端午食赐粽有感》:“小臣自愧悠悠者,无术救时真素餐。”


【词语尸位素餐】  成语:尸位素餐汉语词典:尸位素餐

猜你喜欢

  • 颁首

    《诗.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有颁其首。”郑玄笺:“鱼之依水草,犹人之依明王也。”后因以“颁首”称颂长官清明。唐李白《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波而动之则忧,頳尾之刺作焉;徐而清之则安,颁首之颂兴焉

  • 栖安邑

    源见“食无肝”。谓在生活上麻烦地方官。唐方干《送赵明府还北》诗:“曾是栖安邑,恩期异日酬。”

  • 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佛家语。意谓欲念要严加防范,就象守城防敌一样;说话要非常慎重,就象塞紧瓶口一样。 表示要摒除杂念,谨慎出言。语出唐.道世《诸经要集.择交部.惩过》引《维摩经》:“防意如城,守口如瓶。”宋.周密《癸辛

  • 浮一大白

    汉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浮:旧时行酒令罚酒,引申为满杯。白指罚酒用的酒杯。浮一大白,原意是罚酒。后以浮一大白谓满饮一大杯酒。亦作“浮一

  • 下齐

    同“食其下齐国”。清吴伟业《夜宿阜昌》诗:“下齐功不细,奔赵事无成。”【词语下齐】   汉语大词典:下齐

  • 楚龚

    同“两龚”。明陈子龙《焚馀草.杂诗》之十:“楚 龚既磊落,蜀 严聊徜徉。”【词语楚龚】   汉语大词典:楚龚

  • 河女曲

    同“河章”。宋贺铸《上巳后一日登快哉亭》诗:“疑有泊舟人,狂歌《河女曲》。”【词语河女曲】   汉语大词典:河女曲

  • 美选

    任用了理想的人才。《南史.孔休源传》:“梁台建,与南阳刘之遴,同为太学博士,当时以为美选。”《北史.齐彭城王浟传》:“选从事皆取文才士明剖断者,当时称为美选。”【词语美选】   汉语大词典:美选

  • 鼓吹蛙

    源见“两部鼓吹”。指蛙鸣。用以表现悠闲自乐的情趣。宋苏轼《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岂无轩车驾熟鹿,亦有鼓吹号寒蛙。”

  • 循名课实

    犹循名责实。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章表》:“章以造阙,风矩应明;表以致禁,骨采宜耀,循名课实,以章为本者也。”孙中山《〈民权初步〉序》:“今民国之名已定矣……顾名思义,循名课实,以完成革命志士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