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常何

常何

宋.宋祁、欧阳修等修撰《新唐书.马周传》:“(马周)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及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使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段。”

常何是唐太宗时的中郎将,因荐马周而受到赏赐。后常用比喻好客荐贤之人。

元.张可久〔双调.折桂令〕《读史有感》:“漫想廉颇,谁效常何。”


猜你喜欢

  • 白最良

    同“白眉良”。元揭傒斯《病中初度》诗:“举眼青如故,轩眉白最良。”

  • 今夕何夕

    夕:夜晚。 今天夜晚是一个什么夜晚。 表示对难忘之夜的感叹之情。语出《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汉.刘向《说苑.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太平广记

  • 屈宋衙官

    同“衙官屈宋”。清杨深秀《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之三四:“馆中犹有李钦叔,屈 宋衙官总不胜。”偏正 屈、宋,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和宋玉。屈原和宋玉只能做下属的衙官,听任差遣。意谓文章才华远远超过屈宋。语本《

  • 以书为御者,不尽马之情

    即只靠书本记载来驾驭马匹,不能适应每匹马的具体情况。泛指过去的经验,不能完全符合当前实际情况。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进行军事改革,改车战为骑兵,改长袍大袖为短衫胡服。这一改革遭到了以他的叔父公子成和

  • 望夷之祸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梦白虎齧其左骖马,杀之,心不乐,坚问占梦。卜曰:‘?水为祟。’二世乃斋于望夷宫,欲祠?>,沈四白马。使使责让(赵)高以盗贼事。高懼,乃阴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其弟赵成谋,……麾

  • 边老便便

    源见“孝先便腹”。喻指人的腹大。宋苏轼《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沈约清瘦不胜衣,边老便便带十围。”【词语边老便便】  成语:边老便便汉语大词典:边老便便

  • 射鱼指天

    《吕氏春秋.知度》:“非其人而欲有功,譬之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舜禹犹若困,而况俗主乎?”如果一个人不是那种能成就某种事业的材料,而自己又不自量力,只凭主观去勉强为之,其结

  • 草莽之臣

    草莽:丛生的杂草。比喻在野之人。旧指在野未出仕的人。《孟子.万章下》:“在野曰草莽之臣。”偏正 在野的,没有做官的人。《孟子·万章下》:“在野曰:‘~’。”△多用于称人方面。也作“草茅之臣”、“草莱之

  • 析圭儋爵

    《文选.扬雄〈解嘲〉》:“析人之珪,儋人之爵。”张铣注:“言当分人君之珪,以为上列之诸侯,荷人君之重爵。”后因以“析圭儋爵”谓任官受爵。明宋濂《叶秀发传赞》:“当金人陷蕲,士大夫析圭儋爵者,或纳款卖降

  • 半路出家

    比喻中途改行。《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有个官人,姓刘名贵,字君荐,祖上原是有根基的人家。到得君荐手中,却是时乖运蹇。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偏正 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