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延宾置驿

延宾置驿

驿(yì益):古时供应递送公文之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之处所。此典指郑庄在驿站设置车马,接待宾客。后以此典称颂人喜贤好士,礼敬宾客。郑庄,姓郑名当时,字庄。陈州(今河南淮阳县)人。他以作侠义事自豪,曾解脱张羽(梁孝王之将、楚相之弟)于患难中,名声传于梁(诸侯王国,地约今河南、安徽两省交界地区)楚(今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地区。汉景帝时为太子舍人(太子属官,位次最末,在门大夫、庶子、洗马之下)。每逢五日休假一天,他经常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各郊区驿站处设置车马,问候那些老朋友,迎接会见或答拜宾客们,夜晚连续白天,直到天亮,时常恐怕接待不周到。此典又作“置骑宾来”、“要贤驿”、“郑驿留宾”、“留宾驿”、“置驿”、“郑驿”、“郑庄有客”、“郑庄邮”。

【出典】:

史记》卷120《汲郑列传》3112页:“郑庄以任侠(讲侠义,爱打抱不平)自喜(自豪),脱张羽于厄(è鄂,灾难),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汉制,官吏办公每五天休假一天,进行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四郊,邑外叫郊,离城二十里叫近郊),存(慰问;看望)诸故人(老朋友),请(恭请候见)谢(拜谢;答拜)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天亮;含有通宵达旦之意),常恐不偏(通“遍”,遍及;周到)。”

【例句】:

北周·庾信《周太傅郑国公夫人郑氏墓志铭》:“居德圃田,当官教府,置骑兵来,开黉学聚。” 南朝陈·柳庄《刘生》:“要贤驿已置,留宾辖且投。” 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加以延宾置驿,接士轼庐。” 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山阳无俗物,郑驿正留宾。” 唐·李商隐《过故崔兖海宅》:“共入留宾驿,俱分市骏金。” 宋·曾巩《寄致仕欧阳少师》:“挥金延故老,置驿候嘉宾。” 宋·周邦彦《西平乐·元丰初予以布衣西上》:“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 明·袁宏道《将发黄时同舟为王以明先生等》:“郑庄有客堪驰驿,郭泰如仙好附舟。” 明·陈子龙《春寒大风雨竟日分咏》:“篮舆忽踵至,稍愧郑庄邮。”


【典源】《史记·汲郑列传》:“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汉书·郑当时传》亦载。

【今译】 汉代郑当时 (字庄),有侠义之风,声名传播于梁楚之间。汉景帝时官居太子舍人,每五日休假时,常常在长安四郊要路处备置车马,来迎接宾客,昼夜不间断,还恐怕接待不周到。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人喜贤好士,礼敬宾客。

【典形】 当时驿骑、郊门致骑、留宾驿、延宾置驿、要贤驿、郑驿、郑驿留宾、郑庄邮、郑庄有客、置骑宾来、置驿、好客当时、郑驿宾、置驿情。

【示例】

〔当时驿骑〕 唐·王勃《秋晚入洛于毕公宅别道王宴序》:“高扃向术,似元礼之龙门; 甲第临衢,有当时之驿骑。”

〔郊门致骑〕 北周·庾信《周兖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况复郊门致骑,先迎内史之宾; 南宫旦朝,独识尚书之履。”

〔留宾驿〕 唐·李商隐《过故崔兖海宅》:“共入留宾驿,俱分市骏金。”

〔延宾置驿〕 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加以延宾置驿,接士轼庐。”

〔要贤驿〕 南朝陈·柳庄《刘生》:“要贤驿已置,留宾辖且投。”

〔郑驿〕 宋·周邦彦《西平乐·元丰初予以布衣西上》:“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

〔郑驿留宾〕 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山阳无俗物,郑驿正留宾。”

〔郑庄邮〕 明·陈子龙《春寒大风雨竟日分咏》:“篮舆忽踵至,稍愧郑庄邮。”

〔郑庄有客〕 明·袁宏道《将发黄时同舟为王以明先生等》:“郑庄有客堪驰驿; 郭泰如仙好附舟。”

〔置骑宾来〕 北周·庾信《周太傅郑国公夫人郑氏墓志铭》:“居德圃田,当官教府,置骑宾来,开黉学聚。”

〔置驿〕 宋·曾巩《寄致仕欧阳少师》:“挥金延故老,置驿候嘉宾。”


猜你喜欢

  • 鬼蜮伎俩

    源见“含沙射影”。喻暗中害人的卑劣手段。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妖妇进资甚巨,而贪婪无厌,鬼蜮伎俩,愈出愈奇,真有令人发指者。”偏正 蜮,传说中在水里能含沙射人的怪物;鬼蜮:阴险害人之物。比喻用

  • 寸草衔结

    源见“结草以报”。谓虽力薄亦要感恩图报。《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虽虮虱微忱,不敢上尘天听,而寸草衔结,思报洪恩。”【词语寸草衔结】  成语:寸草衔结汉语大词典:寸草衔结

  • 凭轼下东藩

    同“凭轼平齐”。唐魏徵《述怀》诗:“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 羊祜探环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羊祜年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金镮。乳母曰:‘汝先无此物。’祜即诣邻人李氏东垣桑树中探得之。主人惊曰:‘此吾亡儿所失物也。云何持去!’乳母俱言之,李氏悲惋。时人异之。”《晋书.

  • 掌上莲花

    源见“掌上明珠”。指宠爱之人或物。唐白居易《母别子》诗:“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 乞郑玄

    《世说新语.文学》:“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箸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后汉郑玄字康成,博学多才,为经学

  • 湖海沉雄

    源见“元龙高卧”。谓湖海豪侠之气。宋高似孙《木兰花慢》词:“故人好在,莫生平、豪气减元龙。梦到琅玡台上,依然湖海沉雄。”

  • 三面网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后因用为称颂

  • 空谷之音

    见“空谷足音”。明·袁宏道《锦帆集之三·尺牍·徐汉明》:“读手书,不啻~。”【词语空谷之音】  成语:空谷之音汉语大词典:空谷之音

  • 虎首

    《南史.陈本纪下.宣帝纪》:“高宗孝宣皇帝讳项,字绍世……帝貌若不慧,魏将杨忠门客张子煦见而奇之,曰:‘此人虎头,当大贵也。’”古人看相,认为人的头形如虎首属大贵之相。后用作喻指人君或达官显贵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