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折槛

折槛

折槛:用力拽住栏杆,以致把栏杆折断了。汉成帝时,安昌侯张禹因是成帝的老师而被破格重用,担任丞相,受到成帝的尊重。朱云上书,请求汉成帝接见。他当着朝廷重臣的面,说:“现在朝廷大臣,对上不能匡正君王,对下不能使百姓获益,白占官位,坐享俸禄。请陛下赐给我尚方宝剑斩下安昌侯张禹的头,来警告其他奸臣。”汉成帝非常生气,说:“你这小子竟然诽谤朝臣,公然在朝廷上羞辱太傅,应处死刑,不能宽赦!”御史上前逮捕朱云押下去,朱云用力拽住宫殿前的栏杆,把栏杆拉断了。他高声喊道:“能够和因直谏而被夏桀、商纣杀死的忠臣龙逢、比干在阴间为伍,我感到很满足了!但不知这对圣明的汉朝的名声又会怎么样呢?”御史就把朱云押下,准备执行死刑了。左将军辛庆忌摘下官帽,解下官印,在殿下叩头说:“朱云平时就因狂放直率而闻名于世。如果他的话正确,就不能杀他;即使他说错了,也应当宽容。我用自己的生命为他争辩。”辛庆忌猛力叩头,以致头部流下鲜血。汉成帝才消了气,过了一会就下令赦免了朱云。后来在修复殿前被朱云折断的栏杆时,汉成帝说:“不要换新的!修补一下就行了。用这折断的栏杆来表彰极言敢谏的忠直之臣吧!”后以“折槛”为典,称美直言谏诤的忠臣,颂扬直臣的凛然气节,又作“攀槛。”

【出典】:

汉书》卷67《朱云传》2915页:“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修补)之,以旌直臣。’”

【例句】:

唐·杜甫《折槛行》:“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 唐·耿湋《赠别刘员外长卿》:“不学朱云能折槛,空羞献纳在丹墀。” 唐·贯休《阳春曲》:“为手须似朱云辈,折槛英风至今在。” 唐·崔涂《寄舅》:“致君期折槛,举职在埋轮。” 宋·黄庭坚《仓后酒正厅者唐林夫谪官所作》:“攀槛朱云头未白,不知流落向何州?” 元·马致远《汉宫秋》2折:“你们干清了皇家俸,为甚的分破帝王忧?那壁厢锁树的怕弯着手,这壁厢攀栏的怕攧破了头。” 明·王世贞《忆昔》:“孤臣亦有遗弓恨,不见当时折槛郎。” 清·李渔《玉搔头·微行》:“已拼血溅朱云槛,博取忠名万载香。” 清·顾炎武《帝京篇》:“饮泉随渴鹿,攀槛落危。” 清·龚鼎孳《慰朱蒿庵都谏以言事谪官》:“掖垣封事朝朝下,谁并朱云折槛名?” 清·朱彝尊《送姚先生巡抚全蜀》:“汉庭折槛旧知名,节使畴咨副相行。” 清·王摅《送徐霆发学博》:“忆曾殿槛折朱云,幸未酒家藏李燮。” 清·商景兰《悼亡》:“折槛生前事,遗碑死后名。”


【词语折槛】   汉语词典:折槛

猜你喜欢

  • 针芥相投

    《三国志.虞翻传》“虞翻字仲翔,会稽 馀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国 吴韦昭《吴书》:“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因以“针芥相投”比喻互相投契。《续传灯录.绍灯禅师》:“受具之后,瓶

  • 辕驹

    同“辕下驹”。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出尘皆野鹤,历块匪辕驹。”亦用作自谦之词。宋黄庭坚《奉和公择舅氏送吕道人研长韵》:“辕驹蒙推挽,官次奉丹铅。”【词语辕驹】   汉语大词典:辕驹

  • 握灵蛇之珠

    源见“隋侯之珠”。喻具有非凡的才华。三国 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词语握灵蛇之珠】   汉语大词典:握灵蛇之珠

  • 名山藏谤

    《史记.太史公自序》:“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汉书.司马迁传》:“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

  • 撒盐诗

    源见“咏絮”。指咏雪诗。宋程大昌《浣溪纱》词:“剪水飞花也大奇,熬波出素料同机,会心一笑撒盐诗。”

  • 自甘暴弃

    见“自暴自弃”。李劼人《死水微澜》:“好的存心君国,暂时自污,机运一至,便能自拔来归,还可借以窥见夷情。而多数则~,连祖先都不要了……无所不为。”【词语自甘暴弃】  成语:自甘暴弃汉语大词典:自甘暴弃

  • 廊庙材

    建筑廊庙的木材,喻能为国家肩负重任的大才。唐代白居易《晏起偶咏所怀》诗:“上无皋陶伯益廊庙材,既不能匡君辅国治生民。”【词语廊庙材】   汉语大词典:廊庙材

  • 偷丸奔月

    源见“嫦娥奔月”。喻女子成仙升天。明陈汝元《金莲记.谋合》:“思量,羞娥难放,愿偷丸奔月,独守云房。”

  • 水长船高

    长:同“涨”。船浮水面,随着水位的涨落而高下,比喻人的地位身分亦随势而异。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彻继云:‘水长船高,泥多佛大,莫将来问,我亦无答。’”见“水涨船高”。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芭蕉清

  • 竹马

    以竹竿当马骑,儿童游戏用。后常用作幼年的象征。如以幼年之友称“竹马之友”或“竹马之好”。《后汉书.郭伋传》:“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于道次迎拜。”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