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捋虎须

捋虎须

三国志.吴书.朱恒传》:“桓曰:‘天授陛下圣姿,当君临四海,猥重任臣,以除奸逆,臣疾当自愈。’”裴松之注引《吴录》曰:“桓奉觞曰:‘臣当远去,愿一捋陛下须,无所复恨。’权冯几前席,桓进前捋须曰:‘臣今日真可谓捋虎须也。’权大笑。”

虎为猛兽,俗云有百步之威,谁敢试捋虎须?朱桓把捋孙权须比之为“捋虎须”,是对孙权的敬畏恭维之语。后因以“捋虎须”比喻撩拨强者的冒险行为。

唐.韩偓《安贫》诗:“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


【典源】 《三国志·吴书·朱桓传》裴松之注引《吴录》曰:“ (朱) 桓奉觞曰:‘臣当远去,愿一捋陛下须,无所复恨。’ (孙) 权凭几前席,桓进前捋须曰:‘臣今日真可谓捋虎须也。’权大笑。”

【今译】 三国吴时朱桓在送行宴上对孙权说:“臣马上要远行,希望能捋捋陛下的胡须,便没有遗憾了。”孙权向前挪动,朱桓近前捋须说:“臣今天可真称得上捋虎须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触犯有势力者会有危险。

【典形】捋虎、捋虎须、捋孙郎须。

【示例】

〔捋虎〕 宋·苏轼《次韵张安道》:“骑鲸遁沧海,捋虎得绨袍。”

〔捋虎须〕 唐·李绅《忆过润州》:“帛书投笔封鱼腹,玄发冲冠捋虎须。”

〔捋孙郎须〕 宋·陆游《六言杂兴》之五:“举足加刘公腹,引手捋孙郎须。”


【词语捋虎须】  成语:捋虎须汉语词典:捋虎须

猜你喜欢

  • 吮墨

    吮(shǔn楯):用口含吸。吮墨:以口吮去笔上的墨汁,不再写作。有时也指吮笔写作。刘孝绰(481-539年)字孝绰,本名冉。南朝梁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官至秘书监。能文,尤工于书启,每成一篇,时人争相

  • 玄都观

    源见“前度刘郎”。观在长安 崇业坊。后亦泛指道观。明叶宪祖《鸾鎞记.秉操》:“好将金谷楼中女,改作玄都观里仙。”【词语玄都观】   汉语大词典:玄都观

  • 逸少倾泻

    《世说新语.贤媛》:“王右军郗夫人谓二弟司空、中郎曰:‘王家见二谢,倾筐倒庋(guǐ放物的架子);见汝辈来,平平尔。汝可无烦复往。’”晋王羲之夫人郗氏对两个兄弟司空(郗愔)、中郎(郗昙)说:“你姐夫家

  • 立谈封侯

    《文选》卷四十五汉.扬子云(雄)《解嘲》:“夫上世之士……或七十说而不遇,或立谈而封侯。”唐.李善注:“《史记》曰:‘虞卿说赵孝成王,再见,为赵上卿,故号为虞卿’”。汉.扬雄有“立谈封侯”之论,李善注

  • 珍爱者必非常物

    珍爱:珍惜喜爱。 意谓令人宝爱的一定不是寻常的事物。语出唐.韩愈《答刘正夫书》:“足下家中百物,皆赖而用也,然其所珍爱者必非常物。夫君子之于文,岂异于是乎?”清.刘大櫆《论文偶记》:“文贵奇,所谓珍

  • 济南生

    秦汉时名儒济南(今山东章丘县西北)伏生,在秦朝时曾任博士。汉文帝时,招聘精通《尚书》的学者,当时天下只有伏生一人堪称此任,汉文帝想召他进京。但当时伏生已九十多岁,年老不能走路。于是汉文帝下令让太常(掌

  • 举笏击蛇

    《宋史.孔道辅传》:“(孔道辅)为宁州军事推官,数为州将事事。有蛇出天庆观真武殿中,一郡以为神,州将帅官属咸往奠拜之,欲上其事。道辅径前以笏击蛇,碎其首,观者初惊,后莫不叹服。”笏:朝笏,也叫“手板”

  • 怒潮白马

    源见“伍胥潮”。谓痛悼伍胥。清王士禛《西江月.吴中怀古本意》词:“怒潮白马哭英雄,穿胁犹持文种。”

  • 蒹葭傍芳树

    同“蒹葭玉树”。唐钱起《寻司勋李郎中不遇》诗:“每恨蒹葭傍芳树,多惭新燕入华堂。”

  • 别君南浦

    源见“送君南浦”。指分离送别时的伤感情怀。宋严仁《好事近.舟行》词:“卯酒一杯径醉,又别君南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