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攀龙附凤

攀龙附凤

攀附,依附追随。龙凤,喻指帝王。攀龙附凤原指臣下追随帝王建立功业,而功名显赫。班固在《汉书·叙传》中说:“跟随汉高刘邦打天下的人中,舞阳侯樊哙原是挥刀宰狗的屠夫,滕公夏侯婴原是牧放马匹的杂役,颖阴侯灌婴原是卖丝绸的商贩,曲周侯郦商原是微贱的差吏。但他们追随刘邦建立汉朝,平步青云,成为王侯显臣。后以此为典比喻依附名流而立名或求助他人以求援引。

【出典】:

汉书》卷100下《叙传下》4249页:“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例句】:

三国志·秦宓传》:“如李仲元不遭《法言》令名必沦,其无虎豹之文故也,可谓攀龙附凤者矣。” 晋·左思《咏史》之五:“自非攀龙客,所为歘来游。” 晋·陶渊明《命子诗》:“于赫愍侯运当攀龙。”《梁书·沈约传》:“士大夫攀龙附凤者,皆望有尺寸之功,以保其福禄。” 《周书·赵贵独孤信等传论》:“并以宏材远略,附凤攀龙,绩著元勋,位居上衮。” 唐·李白《猛虎行》:“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唐·杜甫《洗兵马》:“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唐·钱起《陪南省诸公宴殿中李监宅》:“宦贵攀龙后,心倾待士时。” 唐·卢纶《同兵部李纾侍郎刑部包佶侍郎哭皇甫侍御曾》:“攀龙与泣麟,哀乐不同尘。” 唐·李咸用《途中作》:“退鹢风虽急,攀龙志已坚。” 元·无名氏《刘玄德醉走黄鹤楼杂剧》第一折:“有人来问宗和祖,附凤攀龙是故交。”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73回:“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也。” 明·张凤翼《红拂记·隐贤依附》:“文静知公子将有事于天下,待攀龙附凤,垂名竹帛耳!” 清·洪楝园《警黄钟·宫叹》:“可怜你,附膻逐臭,也自比,附凤攀龙。”


并列 ①攀着龙鳞,附着凤翼。比喻攀附帝王,投靠权贵以建功立业或扬威。语本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巽以扬之。”《三国演义》73回:“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建立功名也。”也比喻依附有名望的人以扬名。郁达夫《西游日录·游西天目》:“文人活在世上,文章往往不值半分钱,大抵饥饿以死。到了肉化成炭,骨变成灰的时候,却大家都要来~,争夺起来了。”后也泛指攀附有权势的人以猎取富贵。唐·杜甫《洗兵马》诗:“~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多用于人际依附关系方面。 →趋炎附势 ↔敬而远之。也作“附凤攀龙”、“龙攀凤附”、“攀鳞附翼”、“攀龙托凤”。②指盘附着龙和凤的图案。徐迟《财神与观音》:“两支~的大蜡烛在闪动。”△多用于表现图画方面。→描龙画凤。③指依附龙凤而升空。《宋书·乐志四》引《白鸠篇》:“陵云登台,浮游太清,~,日望身轻。”△多用于求仙访道方面。也作“扳龙附凤”,“扳”,同“攀”。


【词语攀龙附凤】  成语:攀龙附凤汉语词典:攀龙附凤

猜你喜欢

  •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前“为”( ㄨㄟˋ wèi ):介词。替。后“为”( ㄨㄟˊ wéi ):动词。做。孰:谁。 替谁去做,让谁去听? 此古人因自己的言行不为世人了解而发出的愤慨之语。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同“翻云覆雨”。清蒋士铨《空谷香.店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梁间存寡燕,树杪没慈乌。”见“翻手是雨,合手是云”。张平《抉择》:“也正因为你有问题,所以他才可以这么~!”【词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囚梁

    源见“梁狱上书”。指被监禁。唐杜甫《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三十韵》:“还蜀只无补,囚梁亦固扃。”【词语囚梁】   汉语大词典:囚梁

  • 九方歅

    同“九方皋”。清冯应榴《哭陆朗夫中丞前辈八十韵》:“固知千里足,必遇九方歅。”

  • 王槐

    源见“三槐九棘”。又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八载:宋王佑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其子旦果入相,天下谓之三槐王氏。后因以“王槐”祝颂家门兴盛。明杨慎《鹧鸪天.戊申初度》词:“三凤兆,

  • 秋毫不犯

    形容纪律严明,丝毫不侵扰百姓。唐李白《永王东巡歌》: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参见:○秋毫无犯见“秋毫无犯”。唐·李白《永王东巡歌》:“~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词语秋毫不犯】  成

  • 乘风归去

    源见“乘风”。表现遗世独立或出世思想。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宋吴潜《霜天晓角.己未五月九日老香堂送监簿侄归和自昭韵》词:

  • 鲁连箭

    同“鲁连书”。唐李白《江夏寄汉阳辅录事》诗:“君草陈琳檄,我书鲁连箭。”【词语鲁连箭】   汉语大词典:鲁连箭

  • 数息

    佛家静修之法。默数鼻息出入,使本心排除杂念,归于安静。《金刚顶经疏》:“安那般那,亦即阿那波那,亦云阿般那,谓数息观。”“数息”一称“持息念”,为佛门五停心之一。【词语数息】   汉语大词典:数息

  • 长为农夫以没世

    没世:终老于世。 永远作农夫,一直到老死。 表示一辈子务农。语出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窃自思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长为农夫以没世矣。”明.张岱《余若水先生传》:“若水曰:‘我非避世鸣高者,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