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无为天下先

无为天下先

《老子》第七十六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老子认为保持自己立身行事的三条原则即柔慈、俭朴、不争天下事的风头,是非常重要的。慈能生勇气,俭可致宽裕,不争先反能成事物的首领。这正体现了老子无为而自安的生活理想。后因用为典实。

唐.李山甫《遣怀》诗:“莫饮盗泉水,无为天下先。”

《老子》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老子主张为人处世,不作天下人的先行者,凡事不冒风险而激进争先。后常借以表示韬晦自安的处世哲学与生活态度。

唐.李山甫《遣怀》:“莫饮盗泉水,无为天下先。”


【词语无为天下先】   汉语词典:无为天下先

猜你喜欢

  • 灶下养

    同“灶养”。清袁枚《与岳水轩》书:“就使有功,则生子乃真是灶下养矣。为中郎将尚且被人耻笑,而况其未必乎!”【词语灶下养】   汉语大词典:灶下养

  • 河洛

    同“河图洛书”。三国 魏曹丕《以孙登为东中郎封侯策》:“盖河 洛写天意,符谶述圣心。”【词语河洛】   汉语大词典:河洛

  • 易水客

    源见“燕市悲歌”。指刺秦王的壮士荆轲。唐骆宾王《咏怀古意上裴侍郎》诗:“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 文举少

    《世说新语.言语》:“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

  • 吐凤

    旧题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雄(西汉辞赋家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佩文韵府》卷六〇“白凤”下引《西京杂记》作“梦吐白凤”),集《玄》之上,顷而灭。”后因以“吐凤”“吐凤才”用为称誉人文章高

  • 春申珠履

    源见“三千珠履客”。形容权贵的豪奢。唐李瀚《蒙求》:“季伦锦障,春申珠履。”

  • 禹甸

    《诗.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毛传:“甸,治也。”朱熹集传:“言信乎此南山者,本禹之所治,故其原隰垦辟,而我得田之。”本谓禹所垦辟之地。后因称中国之地为“禹甸”。宋

  • 暖老

    《礼记.王制》:“八十非人不暖。”后以“暖老”谓厚养老人。唐杜甫《独坐》诗之一:“暖老须燕玉,充饥忆楚萍。”【词语暖老】   汉语大词典:暖老

  • 烧犀观火

    源见“犀照牛渚”。喻洞察事物。《西湖佳话.葛岭仙迹》:“令婿稚川兄不独才高,而察览贼情,直如烧犀观火。”【词语烧犀观火】  成语:烧犀观火汉语大词典:烧犀观火

  •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见〔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