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书.钟繇传》:“魏国初建,为大理,迁相国……文帝继王位,复为大理。”三国魏.钟繇是著名书法家,曾两次任大理,故称他为钟大理。后用为称美书法家或法官之典。唐.韩翃《送夏侯侍郎》:“翰墨已齐钟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世传魏野尝从莱公(注:宋寇准封莱国公)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或得常
同“边氏腹”。唐卢照邻《七日绵州泛舟诗》序:“边生经笥,送炎气以濯缨;郝氏书囊,临秋光而曝背。”【词语边生经笥】 成语:边生经笥汉语大词典:边生经笥
同“蹈虎尾”。清李渔《玉搔头.止兵》:“批鳞不怒,反加锡命之荣;蹈虎无虞,复遂请缨之愿。”【词语蹈虎】 汉语大词典:蹈虎
《陶渊明集》《停云》诗四首其二:“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序》云:“停云,思亲友也。”唐.杜甫《梦李白》诗二首其一:“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后汉书.桓荣传》附《桓典传》:“辟司徒袁隗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持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在御史七年不调,后出为郎。”东汉人桓典曾任侍
同“攀鞍卧辙”。南朝 梁任昉《〈王文献集〉序》:“三年,解丹阳尹,领太子少傅,馀悉如故。挂服捐驹,前良取则;卧辙弃子,后予胥怨。”【词语卧辙】 汉语大词典:卧辙
源见“染指”。喻略有所得,略知滋味。清赵翼《六十自述》诗之二:“才子身名徒吓鼠,好官滋味略尝鼋。”【词语尝鼋】 汉语大词典:尝鼋
同“骏马换小妾”。宋苏轼《次韵许仲元送成都高士敦钤辖》:“坐看飞鸿迎使节,归来骏马换倾城。”【词语骏马换倾城】 汉语大词典:骏马换倾城
谓人死数日后,就有尸虫生出。指代人死。《史记.齐世家》:“桓公病,五公子各树党争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桓公: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词语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