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望夫石

望夫石

初学记》卷五载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因以为名焉。”此事参见上海古籍出版社《世说新语》下佚文。后来关于“望夫石”的传说记载很多,参见《嘉庆一统志》“锦州府”、“平凉府”、“袁州府”、“贵阳府”,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五“望夫石。”

“望夫石”的故事是古代民间传说,流传极广,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征夫妻子的痛苦遭遇和她对丈夫的痴情眷恋所寄托的深厚同情。故常被历代文人用为怀夫望归的典故。唐.刘禹锡《望夫石》诗:“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明.凌濛初《满少卿饥附饱飏,焦文姬生仇死报》:“绿袍少年,别牵系足之绳;青鬓佳人,立化望夫之石。”


【典源】《初学记》卷五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曰:“武昌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 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此山,立望夫归而化为立石,因以为名焉。”《太平御览》卷八八八引《列异传》亦载。

【今译】武昌北山上有一望夫石,形状像人站立的样子。传说有一位贞节的妇女,她的丈夫从军远行,她带着儿子在这里为丈夫饯行。贞妇站在山头望夫归来,久立身竟化为石,望夫石因此得名。

【释义】后以此典表现女子对丈夫的忠贞和思念。

【典形】 化石、化顽石、妾身为石、山头化石、山头石、身化石、石立武昌、石望夫、望夫石、化石山头妇、化石心。

【示例】

〔化石〕 唐·李白 《拟古》之十二:“望夫登高山,化石竟不返。”

〔化顽石〕 元·关汉卿《窦娥冤》:“那里有浣纱时甘投大水,那里有上山来便化顽石。”

〔妾身为石〕 宋·陈造《望夫山》:“妾身为石良不惜,君心为石那可得。”

〔山头化石〕 唐·白居易《浪淘沙词》:“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

〔山头石〕 明·刘绩《征妇词》:“君为塞下土,妾作山头石。”

〔身化石〕 唐·元稹《春六十韵》:“望夫身化石,为伯首如蓬。”

〔石立武昌〕 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石立武昌,亭望夫而不及。”

〔石望夫〕 北周·庚信《哀江南赋》:“况复君在交河,妾在清波。石望夫而逾远,山望子而逾多。”

〔望夫石〕 唐·李绅《过荆门》:“惆怅忠贞徒自恃,谁祭山头望夫石。”


【词语望夫石】   汉语词典:望夫石

猜你喜欢

  • 燃烛达旦

    欧阳修《归田录》:“邓州花蜡烛名著天下,虽京师不能造。相传是寇莱公烛法。公尝知邓州,而自少年富贵,不点油灯,尤好夜宴剧饮,虽寝室亦然烛达旦。每罢官去后,人至官舍,见厕溷间烛泪在地,往往成堆。”后以“然

  • 筌相

    筌(quán权):捕鱼用的竹器。此典为陈升之得鱼忘筌之事。陈升之(1011-1079年)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初名旭,因避神宗嫌名,遂以字“升之”行世,改字旸权。仁宗景祐进士。历知封州、汉阳军,累

  • 不利于孺子

    孺子:小孩。 表示对少年儿童不怀好意,甚或阴谋加害。语出《书.金滕》:“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公:指周公。孺子:指成王。)《红楼梦》九回:“一个叫‘香怜’,一

  • 缁衣丈夫

    《史记.龟策列传》:“〔宋元王〕召博士卫平而问之曰:‘今寡人梦见一丈夫,延颈而长头,衣玄绣之衣而乘辎车……是何物也?’〔卫平〕对元王曰:‘……玄服而乘辎车,其名为龟。’”后因以“缁衣丈夫”为龟的别称。

  • 倚马才

    《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桓温)北征,袁虎(袁宏,小字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绝可观。东亭(王殉)在侧,极叹其才。”晋.袁宏为桓温起草文告,倚马挥笔,顷

  • 娲皇石

    同“五色石”。古直《祝中华报出版》诗:“彩毫炼得娲皇石,缺陷从头补一周。”

  • 范寒

    同“范叔寒”。清黄景仁《赠陈秋士》诗:“投布识范寒,分金补颜空。”

  • 抱木死

    《庄子.盗跖》:“鲍焦饰行非世,抱木而死。”《史记.鲁仲连列传》唐.张守节《正义》注引《韩诗外传》:“姓鲍,名焦,周时隐者也。饰行非世,廉洁而守,荷担采樵,拾橡充食,故无子胤,不臣天子,不友诸侯。子贡

  • 遗安

    《后汉书.庞公传》:“〔庞公〕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表(刘表)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后遂以

  • 克明俊德

    克:能。俊:大。 能够发扬大德。语出《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附栈潜》:“潜上疏曰:‘盖圣王之御世也,克明俊德,庸勋亲亲。俊乂在官,则功业可隆;亲亲显用,则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