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望尘而拜

望尘而拜

看见车子扬起的尘土就屈身下拜,形容谀媚权贵,卑躬屈膝的神态。潘岳(247-300年),字安仁。荥阳中牟(今河南中牟)人,西晋文学家,与陆机齐名。少聪颖,乡里号称奇童,初辟司空太尉府,以才名冠世,为人所忌。出为河阳令,转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赵王伦、孙秀反叛时被害。潘岳为人轻浮急躁,羡慕权势,和石崇等人谄媚当朝权贵贾谧(贾充之孙),经常在其门口等候,一见贾谧驾车出府,就和石崇向着车子扬起的尘土跪拜。

【出典】:

晋书》卷55《潘岳传》1504页:“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

【例句】:

晋书·石季龙载记》:“于是(申扁)权倾内外,刺史二千石多出其门,九卿以下,望尘而拜。”宋·张孝祥《刘西府》:“士于兹时蕲一望尘而拜,犹恐无固而至前。”


连动 望见车马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逢迎显贵,卑躬屈膝的神态。《晋书·潘岳传》:“岳性轻躁,趋势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宋·张孝祥《刘西府》:“士于兹时蕲一~,犹恐无因而至前。”△贬义。多用于描写谄事权贵,奴颜婢膝的低贱神态。→摧眉折腰 ↔盛气凌人。也作“望尘而拜”、“望尘靡及”、“望尘莫及”。


【词语望尘而拜】  成语:望尘而拜汉语词典:望尘而拜

猜你喜欢

  • 乞灵

    求助于所谓神灵或某种权威。《左传.哀公二十四年》:“昔臧文仲以楚师伐齐,取穀。宣叔以晋师伐齐,取汶阳。寡君欲微福于周公,愿乞灵于臧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顾盼可以驱辞力,欬唾可以穷文致,

  • 头颅赠马童

    《史记.项羽本纪》:“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公

  • 歌楚吊湘累

    源见“屈原沉湘”。谓追思忠直爱国之士。元 张鸣善《脱布衫过小梁州》曲:“悼后世,追前辈,对五月五日,歌楚些,吊湘累。”

  • 越王石见

    《南史.虞愿传》:“虞愿字士恭,会稽馀姚人也。……海边有越王石,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愿往就观视,清彻无所隐蔽。”福州城南海边有越王石,平时常隐于云雾之中,据传说太守贪者看不见,只有清廉

  • 丽人天

    唐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后因以“丽人天”指美好宜人的天气。明 恒轩老人《赏花时.春怨》套曲:“明媚景,丽人天,轻风似剪,极目草芊芊。”【词语丽人天】   汉语大词典:丽人

  • 无欺暗室

    见“不欺暗室”。【词语无欺暗室】  成语:无欺暗室

  • 疑心生暗鬼

    指人遇可疑之事因无法解释而想入非非。语出宋.吕本中《师友杂志》:“尝闻人说鬼怪者,以为疑心生暗鬼,最是要切议论。”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一九.韩氏放鬼》:“鄱阳民韩氏妪死,倩族人永宁寺僧宗达宿焉。达瞑

  • 介胄之士不拜

    介:披铁甲。胄( ㄓㄡˋ zhòu ):戴头盔。拜:跪拜。 身着铠甲的武士例不下拜。 这是古代军中礼节。语出《尉缭子.武议》:“乞人之死不索尊,竭人之力不责礼,故古者介胄之士不拜,示人无已烦也。

  • 求三语

    源见“三语掾”。谓招才纳贤。唐王维《同崔傅答贤弟》诗:“更闻台阁求三语,遥想风流第一人。”

  • 择祸莫若轻

    有两桩祸事供选择,自然选取其轻者。语出《国语.晋语六》:“范文子曰:‘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韦昭注:“有二福择取其重;有二祸择取其轻。”《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太和九年》:“或曰:‘拒之必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