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杨柳如张绪

杨柳如张绪

源见“张绪风流”。形容柳姿风流可爱。宋辛弃疾《鹧鸪天.席上再用韵》词:“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


【典源】 《太平御览》 卷九五七引《齐书》曰:“刘俊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武帝植于太昌灵和殿前,尝玩嗟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时。’见赏如此。”《南史·张绪传》:“ (张) 绪吐纳风流,听者皆忘饥疲,见者肃然如在宗庙。虽终日与居,莫能测焉 刘俊之为益州,献蜀柳数株,枝条甚长,状若丝缕。时旧宫芳林苑始成,武帝以植于太昌灵和殿前,常赏玩咨嗟,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其见赏爱如此。”

【今译】 南朝齐张绪言谈风雅俊逸,使听的人常常忘了饥饿困倦,见的人不觉肃然起敬。益州刺史刘俊之进献杨柳数株, 枝条非常长, 像丝缕一样。 当时刚建成芳林苑,齐武帝将杨柳种在太昌灵和殿前,经常观赏赞叹,说:“这杨柳风流可爱,如同当年的张绪。”说明张绪受其赏识之深。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人潇洒俊逸;或借指杨柳。

【典形】 当年张绪、风流似张绪、少年张绪、蜀柳、杨柳如张绪、张绪风流、张绪柳、张绪少年、张绪忆当年、张绪门前柳、风柳张绪、张绪如今老。

【示例】

〔当年张绪〕 清·黄遵宪《岁暮怀人诗》之三十:“不知今日灵和柳,犹似当年张绪无?”

〔风流似张绪〕 元·赵文《瑞鹤仙·刘氏园柳》:“绿杨深似雨,西湖上,旧日愁丝恨缕。风流似张绪。”

〔少年张绪〕 宋·张炎《祝英台近·重过西湖书所见》:“那知杨柳风流,柳犹如此,更休道,少年张绪。”

〔蜀柳〕宋·杨亿《禁中庭树》:“岁寒徒自许,蜀柳笑孤贞。”

〔杨柳如张绪〕 宋·辛弃疾 《鹧鸪天·席上再用韵》:“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

〔张绪风流〕 清·唐孙华《张蒿园斋观离薋园图》:“王维亭馆今余几,张绪风流又一时。”

〔张绪柳〕 宋·陆游《小园竹间得梅一枝》:“梦魂不接庄周蝶,心事肯付张绪柳。”

〔张绪少年〕 明 · 汤显祖 《紫钗记》:“风情似柳,有如张绪少年。”

〔张绪忆当年〕 清· 王摅《柳》:“不堪张绪忆当年,如线如丝渐可怜。”


猜你喜欢

  • 蹐地

    同“局天蹐地”。唐白居易《答冯伉请上尊号表》:“虽鸿名未称,每劳蹐地之心。”【词语蹐地】   汉语大词典:蹐地

  • 司空羡

    《晋书.张华传》:“华名重一世,众所推服,晋史及仪礼宪章并属于华,多所损益,当时诏诰皆所草定,声誉益盛,有台辅之望焉。……代下邳王晃为司空,领著作。”晋人张华官至司空,有台辅之声誉,文才冠世,受人称羡

  • 不死庭

    《文选》卷十一晋.孙兴公(绰)《游天台山赋》:“忽乎吾之将行,仍羽人于丹丘,寻不死之福庭。”唐.李善注:引《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并王逸注:“因就众仙于明光也。丹丘,昼夜常明

  • 子骥远蹠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晋书.隐逸传.刘驎之传》:“刘驎之字子骥,南阳人,……好游山泽,志存遁逸。”晋时南阳刘子骥为高人雅士。陶潜

  • 力饮勿谏

    《南史.谢弘微传》附《谢朏传》:“弟谢?时为吏部尚书,朏至郡,致?数斛酒,遗书曰:‘可力饮此,勿豫人事。’又附“谢?传”:初,朏为吴兴,?於征虏渚送别,朏指?口曰:‘此中惟宜饮酒。’……”谢朏处于南朝

  • 李蔡下中

    源见“李广难封”。谓才能平庸。宋辛弃疾《卜算子》词:“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清陈维崧《闺怨无闷.醉后排闷作》词:“无补。莫相疑,徒自苦。今日一钱不值,李蔡下中,曾何足数。”

  • 如在

    《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后因以“如在”谓祭祀诚敬。《后汉书.顺帝纪》:“深恐在所慢违‘如在’之义,今遣侍中王辅等,持节分诣岱山、东海、荥阳、河、洛,尽心祈焉。”【词语如在】   汉语大

  • 班妾辞辇

    《汉书.孝成班倢伃》:“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倢伃同辇载,倢伃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后以“班妾辞辇”称颂妃嫔贤德明智。三国

  • 去猛虎

    源见“渡虎”。称颂地方官吏德化辖境,除暴安良,政绩卓著。唐岑参《送颜平原》诗:“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驯鸥。”

  • 吃虀宰相

    源见“断虀画粥”。指宋范仲淹。亦泛指刻苦勤学出身的大官。清黄景仁《元夜独登天桥酒楼醉歌》:“然藜太乙游傍谁?吃虀宰相何人哉!”【词语吃虀宰相】  成语:吃虀宰相汉语大词典:吃虀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