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楚囚南冠

楚囚南冠

参见:楚奏


【典源】《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zhi) 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 (tuo,脱) 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冷(伶) 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对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公语荡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君盍归之? 使合晋、楚之成。’”

【今译】 春秋时,一次晋侯视察军府,看到钟仪,便问官吏:“那戴着南人帽子而被囚禁的是谁?”官吏回答:“是郑人所献的楚国俘虏。”晋侯让人把他释放,并召见慰问他。晋侯问钟仪的身世、官职,钟仪说为乐官,又问能否奏乐,回答说这是祖职,不敢从事其他。于是晋侯命人给他琴,钟仪弹了楚国乐曲。晋侯又问起楚王情况,钟仪不作正面回答。事后齐侯将情况告诉范文子,范文子认为钟仪是高尚君子,建议放他回国。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困居他乡,怀恋故土; 或用以指被囚禁的人。

【典形】 悲歌学楚囚、操南音、楚臣冠、楚地囚、楚冠、楚怀、楚囚、楚奏、楚奏哀、观囚军府、恋楚、南冠、南冠楚囚、南冠君子、南冠学戴、琴哀土风、忘楚操、系钟仪、钟仪囚、楚音感钟仪、琴寄南音、钟仪楚音、南冠相对、我囚向楚、楚琴悲、楚君子、楚囚哀、奏钟仪、伤楚奏。

【示例】

〔悲歌学楚囚〕 宋·苏轼《陈州与文郎逸民饮别》:“此身聚散何穷已,未忍悲歌学楚囚。”

〔操南音〕 宋·萧灼《题汪水云诗卷》:“南冠岌操南音,此意此心千万古。”

〔楚臣冠〕 清·丁澎.《度岭见长城》:“沧海不沉秦女石,浮云欲动楚臣冠。”

〔楚地囚〕 唐·李白《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悲作楚地囚,何由秦庭哭。”

〔楚冠〕 朱·孙觌《西徐上梁文》:“属开晏婴齐屦之言,遂解钟仪楚冠之絷。”

〔楚怀〕 唐·李白 《淮南卧病书怀》:“楚怀奏钟仪,越吟比庄舄。”

〔楚囚〕 宋·陆游《黄州》:“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

〔楚奏〕 三国·王粲《登楼赋》:“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

〔观囚军府〕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载酒属车,幸无冤气;观囚军府,或听鸣琴。”

〔恋楚〕 唐·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钟仪徒恋楚,张瀚浪思吴。”

〔南冠〕 唐·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南冠楚囚〕 宋·严日益《题汪水云诗卷》:“南冠楚囚血化碧,恨入胡笳十八拍。”

〔南冠君子〕 唐·李白《万愤词投魏郎中》:“九土星兮,嗷嗷凄凄。南冠君子,呼天而啼。”

〔南冠学戴〕 清·黄景仁《寄洪对岩》:“南冠学戴竟何心? 落日登临怆别深。”

〔琴哀土风〕 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白马无路,乌江不通,笛吟乡里,琴哀土风。”

〔忘楚操〕北周·庾信《谨赠司冠淮南公》:“遂令忘楚操,何但食周薇。”〔系钟仪〕唐·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楚秦系钟仪,商歌劳宁戚。”

〔钟仪囚〕 宋·苏轼《正辅既见和复次前韵》:“我亦霑霈渥,渐解钟仪囚。”


猜你喜欢

  • 问猪肝

    源见“食无肝”。谓生活上有所干求。清钱谦益《谢德州张太守送酒》诗:“且向东方穷窭薮,敢于安邑问猪肝?”

  • 擎天架海

    源见“擎天柱”、“驱石驾沧津”。比喻大才干,大本领。元 陈以仁《存孝打虎》一折:“你个将军休左猜,俺可便专心儿等待,等待你个擎天架海栋梁材。”《三国演义》三回:“贤弟有擎天架海之才,四海孰不钦敬!”见

  • 天流笑电

    源见“玉女投壶”。戏称投壶游戏。清彭兆荪《买陂塘.李子仙投壶夜饮图》词:“尽骁脱莲花,天流笑电,胜负定忘却。”

  • 铭座

    源见“座右铭”。刻写于座位旁边用以自警自励的格言。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事天治人莫如啬’,‘绝学无忧’,书此三言,以代铭座。”【词语铭座】   汉语大词典:铭座

  • 挈瓢

    《全唐诗》第十一函第四册廖凝《彭泽解印》诗:“五斗徒劳谩折腰,三年两鬓为谁焦。今朝官满重归去,还挈来时旧酒瓢。”廖凝,南唐衡阳人,字熙绩,隐居南岳,被南唐主李景聘为彭泽县令,视事未几,即解印归去。其后

  • 遥遥华胄

    名人的远裔。讥笑人自诩出身名门之后的戏谑之语。《南史.何昌寓传》:“昌寓后为吏部尚书,尝有一客姓闵求官。昌寓谓曰:‘君是谁后!’答曰:‘子骞后。’昌寓团扇掩口而笑,谓坐客曰:‘遥遥华胄。’”子骞:指闵

  • 门墙桃李

    源见“夫子墙”、“树桃李”。比喻他人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明归有光《与曹按察书》:“雉城朱进士曾负笈函丈,今魁秋榜,足为门墙桃李之光。”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天下文章同轨辙,门墙桃李半公卿。

  • 铜标

    同“铜柱标”。明汤显祖《紫钗记.高宴飞书》:“金汤生气象,迥铜标;图画在麒麟,第一高。”

  • 秋风扫落叶

    《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今用作“秋风扫落叶”,比喻扫除腐朽,十分容易。也比喻扫除净尽。主谓 秋风把将落的树叶一扫而光。比喻扫除干净,十分彻

  • 貂裘敝

    源见“季子貂敝”。形容奔波劳碌,功名不遂,处境困顿。唐罗隐《东归》诗:“仙桂高高似有神,貂裘敝尽取无因。难将白发期公道,不觉丹枝属别人。”【词语貂裘敝】   汉语大词典:貂裘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