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沟中木断

沟中木断

同“沟中断”。宋陆游《水亭偶题》诗:“沟中木断谁曾问,空里蓬征自不知。”


【典源】 《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牺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

【今译】 百年的大树,取其一段雕刻成牺牛形状的祭器,绘上青色和黄色的花纹,其余的木头丢弃在沟中。做成祭器的与丢弃沟中的两相比较,美恶差别很大,但它们同样失去了树的本性。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被弃置不用的人。

【典形】 沟中断、沟中木、沟中木断、沟中之纳、羡牺樽、余材弃沟中。

【示例】

〔沟中断〕 唐·韩愈《题木居士》之二:“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余。”

〔沟中木〕 宋·张炎《满江红》:“壮志已荒圮上履,正音恐是沟中木。”

〔沟中木断〕 宋·陆游《水亭偶题》:“沟中木断谁曾问。空里蓬征自不知。”

〔沟中之纳〕 宋·张孝祥《代揔得居士上宰相》:“稍援沟中之纳,俾留爨下之焦。”

〔羡牺樽〕 宋·陆游《秋怀》之七:“弃为沟中断,亦何羡牺樽?”

〔余材弃沟中〕 宋·陆游《古风》“牺象荐清庙,余材弃沟中。”


猜你喜欢

  • 卞壸握爪

    《晋书.卞壸传》载:苏峻作乱,卞壸奉诏“拒苏峻,父子战死。其后盗发壸墓,尸僵,鬓发苍白,面如生,两手悉拳,爪甲穿达手背。”后因以“卞壸握爪”为为国尽忠、死有余烈的典故。清徐夔《蔡将军歌》:“卞壸握爪谁

  • 接耳交头

    见“交头接耳”。文康《侠女奇缘·下》:“那此服侍的人,无不一个个~。”【词语接耳交头】  成语:接耳交头汉语大词典:接耳交头

  • 牛刀试

    同“牛刀小试”。宋无名氏《满江红》词:“天赋与,文章灿。牛刀试,风流县。”

  • 以不济可

    《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杜预注:“否,不可也。献君之否,以成君可。”后以“以不济可”指用否定

  • 泰山妇人哭

    《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使子路问之,……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

  • 支遁谈经

    源见“支遁买山”。借指高僧说法。五代贯休《蜀王入大慈寺听讲》诗:“只缘支遁谈经妙,所以许询都讲来。”

  • 新亭涕

    同“新亭对泣”。柳亚子《初度将及预赋》之三:“抚膺独下新亭涕,烂额争嗤曲突薪。”【词语新亭涕】   汉语大词典:新亭涕

  • 钻逾

    同“钻穴逾墙”。清唐甄《潜书.除党》:“峻墙垣,谨防御,不与以钻逾之便。”【词语钻逾】   汉语大词典:钻逾

  • 八虎

    指明武宗时以刘瑾为首的宦官集团。刘瑾(1451-1510年),陕西兴平人,本姓谈,依刘姓宦官以进,冒其姓。初在太子(即武宗)宫,武宗即位后,掌钟鼓司,以旧恩得宠,由内官监、总督团营升至司礼监太监。武宗

  • 鹏程

    同“鹏程万里”。宋道潜《次韵孔天瑞秀才见寄》:“来岁如今好时节,看君高步蹑鹏程。”【词语鹏程】   汉语大词典: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