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待价而沽”。清曹寅《瑮亭》诗:“有质温而栗,待沽已后期。”【词语待沽】 汉语大词典:待沽
源见“柯烂忘归”。薪柴的美称。谓其从仙山采得。清毛奇龄《金匮仙人歌赠陈子太士》:“煮药惟烧王质薪,浣肌不用苏耽井。”
《后汉书.臧洪传》载:东汉臧洪为袁绍所杀时,洪邑人陈容在坐,见洪当死,起谓绍曰:“将军举大事,欲为天下除暴,而专先诛忠义,岂合天意?”绍惭,使人牵出,容顾曰:“今日宁同臧洪同死,不与将军同日生也。”容
同“屈子问天”。灵均,即屈原。清曹贞吉《沁园春.读子厚新词却寄》词之三:“彼南华齐物,呼牛呼马,灵均呵壁,将信将疑。”
把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将来言行的借鉴。《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愿陛下动则三思,虑而后行,重慎出入,以往鉴来。”偏正 把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后来的借鉴。《三国志·魏书·杨阜传》:“愿陛下动则三思,虑而
估计敌情十分准确,就像能未卜先知的神一样。出自唐德宗对郭子仪的评价。郭子仪(697-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省华县)人。以武举累官至天德军使,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时子仪为朔方节度使,率本军征讨叛贼
同“三多”。明张居正《贺冬至表一》:“才谢八能,莫叶钧天之奏;情深三祝,惟同嵩岳之呼。”【词语三祝】 汉语大词典:三祝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后因以“口壅若川”喻禁舆论之害。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夫心险如山,口壅若川,怨怒之情不一,欢谐之言无方。”主谓 壅,
源见“圯桥进履”。谓屈己尊老以求教益的谦恭之情。清毛奇龄《送平骠骑出守东平》诗:“黄山尚有遗书在,东去宁无进履情。”
《礼记.大学》:“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无如之何”意犹无可奈何,指一筹莫展,毫无办法可想。明.冯梦龙、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八回:“楚势甚盛,若不乞降,早晚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