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泣珠

泣珠

晋.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旧本题东汉.郭宪《洞冥记》卷二也记载说:味勒国在日南,其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宫,得泪珠,则鲛人所泣之珠也。梁.任昉《述异记》卷下:“南海中有鲛人室,水居如鱼,不废机织。其眼能泣则出珠。晋.木玄虚(木华)《海赋》云:‘天琛水怪,鲛人之室。’”

又《搜神记》卷十二亦载此说。

“鲛人泣珠”的故事说,南海水底有鲛人,勤于劳作,哭出的泪水能变成珍珠。每报答主人留住之恩,则泣珠满盘。后以“泣珠”用为知恩报遇的典故。诗词中用“鲛绡”,则常指丝绸制成的手帕。

西晋.左思《吴都赋》:“泉室潜织而卷绡,渊客慷慨而泣珠。”唐.李颀《鲛人歌》诗:“泣珠报恩君莫辞,今年相见明年期。”宋.陆游《钗头凤》词:“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词语泣珠】   汉语词典:泣珠

猜你喜欢

  • 揽辔澄清

    《后汉书.范滂传》:“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按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世说新语.德行》:“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有揽辔澄清天下之志。”后固以“揽辔澄清”指官吏

  • 挥金陌上

    汉.刘向《列女传.鲁秋洁妇》:“洁妇者,鲁秋胡子妻也。既纳之五日,去而宦于陈。五年乃归,未至家,见路旁妇人采桑,秋胡子悦之,下车谓曰:‘若曝采桑,吾行道远,愿托桑荫下餐。’下赍休焉。妇人采桑不辍。秋胡

  • 触瑟

    《汉书.金日䃅传》:“何罗(即莽何罗,时欲行刺汉武帝)褏(袖)白刃从东箱上,见日䃅,色变,走趋卧内欲入,行触宝瑟,僵。日䃅得抱何罗,因传曰:‘莽何罗反!’……日䃅捽胡投何罗殿下,得禽缚之。”后因以“触

  • 绣丝

    唐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后因以“绣丝”为对人表示崇敬之典。清赵翼《拜袁揖赵哭蒋图》诗:“绣丝已肖平原像,闻笛兼下山阳泪。”康有为《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诗:“一代才人

  • 嚼穿龈血

    同“齿嚼欲碎”。宋文天祥《代王夫人作》诗:“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述宾 形容愤恨已极。宋·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想男儿慷慨,~。”△多用于表示人愤怒时的神情。也作“嚼齿穿龈

  • 心慕手追

    慕:爱慕、羡慕。追:追随、仿效。心里羡慕,手中模仿,比喻倾心向慕。王羲之(事迹见前“坦腹东床”条)的书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晋书》的作者称赞他说:看其笔画功力,字体的巧妙,象云烟飘动,朝露凝结,形

  • 而今安在哉

    如今却在哪里呢? 常用作时过境迁的感慨之辞。语出宋.苏轼《前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明.焦竑《玉堂从语.侃直》:“于时幸蒙宽宥,而今安哉!”

  • 以玉抵鹊

    汉桓宽《盐铁论.崇礼》:“南越以孔雀珥门户,昆山之旁以玉璞抵鸟鹊。”珥,插。抵,偿。南越地多孔雀,故以其羽毛插饰门户;昆山多玉,故以玉璞偿鸟鹊之值。后用以比喻不知轻重,得不偿失。北齐刘昼《新论.辩施》

  • 王阳金

    《汉书.王吉传》:“自吉(王子阳)至崇……皆好车马衣服,其自奉养极为鲜明,而无金银锦绣之物。及迁徙去处,所载不过囊衣,不畜积余财。去位家居,亦布衣蔬食。天下服其廉而怪其奢,故俗传‘王阳能作黄金’。”颜

  • 豉化莼丝

    同“豉下湖莼”。唐杜甫《陪王汉州留杜绵州泛房公西湖》诗:“豉化莼丝熟,刀鸣鲙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