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泰山梁木

泰山梁木

礼记.檀攻上》:“孔子蚤作(注:早上起来),负手曳杖,消摇(注:同“逍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注:木之大者)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孔子将死时作的歌。他自称“哲人”,把自己的死比作泰山的崩塌,栋梁的毁坏。后来便用“泰山梁木”为哀挽前贤的典故。

《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回:“当此国基未固,人才消乏之秋,逝者如斯,将谁与支撑危局?泰山梁木,同人等悲不自胜。”唐.王湾《哭补阙亡友綦毋学士》诗:“泣为洹水化,叹作泰山颓。”


偏正 梁木,大的木头。像泰山崩塌,梁木毁坏。比喻担负重任的人或伟人死亡。语本《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22回:“当此国基未固,人才消乏之秋,逝者如斯,将谁与支撑危局? ~,同人等悲不自胜。”△多用于指死亡方面。→木坏山颓 泰山其颓


【词语泰山梁木】  成语:泰山梁木汉语词典:泰山梁木

猜你喜欢

  • 躁人之辞多

    躁:烦躁。 焦躁竞进的人其言辞必然多而杂。语出《易.系辞下》:“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孔颖达疏:“以其吉善辞直,故辞寡也;以其烦躁,故其辞多也。”宋.陆九渊《与王顺伯》:“躁人之辞多者,谓其躁妄

  • 枌榆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高祖初起,祷丰柎榆社。”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张晏曰:‘柑,白榆也。社在丰东北十五里。或曰枌榆,乡名,高祖里社也。’”据《史记》载,汉高祖刘邦起事曾在他的故乡丰邑

  • 菽水贤五鼎

    源见“菽水承欢”。谓只要博得父母欢心,虽供粗食也胜过五鼎美食。宋苏轼《送程建用》诗:“先生本舌耕,文字浩千顷……辛勤守一经,菽水贤五鼎。”

  • 乞巧穿针

    源见“乞巧”。指妇女佳节乐事。元乔吉《金钱记》二折:“秋乞巧穿针会玉仙,冬赏雪观梅到玳筵。”【词语乞巧穿针】  成语:乞巧穿针

  • 吃虎胆

    形容胆大。唐代张鷟《朝野佥载》卷六:“贞观中,冀州武强丞尧君卿失马,既得贼,指而骂曰:‘老贼吃虎胆来,敢偷我物!’”犹言吃了老虎的胆子,竟如此大胆。述宾 比喻人的胆子很大。唐·张鷟《朝野佥载》卷6:“

  • 妒花女

    宋.李昉等编修《太平御览》卷九六引(南朝宋虞通之)《妒记》:“武阳女嫁阮宣武,妒忌。家有一株桃树,华叶灼耀,宣叹美之。(女)即便大怒,使婢取刀斫树,摧折其华。”自古妒事很多,如“妒妇津”“短辕犊车”等

  • 霜露之思

    同“霜露之感”。宋沈遘《文懿皇后斋文》:“今皇帝笃霜露之思,追日月之远,式严佛事,仰荐仙游。”见“霜露之感”。元·高明《琵琶记·一门旌奖》:“~既极,宜沾雨露之恩。”【词语霜露之思】  成语:霜露之思

  • 青溪中桥

    《南史.后妃下.张贵妃传》:“及隋军剋台城,贵妃与后主俱入井,隋军出之,晋王广命斩之於青溪中桥。”南朝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在隋军攻入台城后,在景阳宫井中被俘获。晋王杨广(隋炀帝)命斩之於青溪中桥。后遂

  • 老骥悲伏枥

    源见“老骥伏枥”。有志之士慨叹年老而壮志难酬。宋苏轼《闻潮阳吴子野出家》诗:“烈士叹暮年,老骥悲伏枥。”

  • 泣渭城

    源见“渭城”。形容送别之情。宋苏辙《李公麟阳关图》诗:“不堪未别一杯酒,长听佳人泣《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