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浮家泛宅

浮家泛宅

原指以船为家,飘浮不定。借喻古代隐士的江湖隐逸之趣,后又用喻游山玩水。出自唐张志和事迹。见“烟波钓徒”。颜真卿为湖州刺史时,张志和曾前往拜访。真卿看到他的船已十分破旧,便要为他更换住处。他说:“我愿意这样浮家泛宅,往还于苕(tiáo条,水名,在今浙江省北部)、霅(zhà,水名,东西苕溪汇合之后的名称,在今浙江吴兴境内。)之间。”

【出典】:

新唐书》卷196《隐逸·张志和传》5609页:“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志和来谒,真卿以舟敝漏,请更之,志和曰:‘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

【例句】:

宋·陆游《秋夜怀吴中》诗:“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宋·胡仔《满江红》:“浮宅泛家,何处好,苕溪清境。”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秋练》:“翁登其舟,窥见秋练,心窃喜,而审诘邦族,则浮家泛宅而已。” 陈寅恪《辛卯广州元夕用东坡韵》:“浙茅炊剑朝朝饭,泛宅浮家处处船。”


并列 形容以舟船为家。《唐书·张志和传》:“张志和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志和来谒,真卿以舟敝漏,请更之,志和曰:‘愿为~,往来苕霅间。’辩捷类如此。”△多用于水上生活方面。也作“泛家浮宅”、“泛宅浮家”。


【典源】《新唐书·张志和传》:“ (张志和) 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著《玄真子》,亦以自号。……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志和来谒,真卿以舟敝漏,请更之,志和曰:‘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zha) 间。’”

【今译】 唐代张志和辞官后隐居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当他拜访湖州刺史颜真卿时,颜真卿见张船破漏,欲为之改换住处。张志和说:“我愿以船为家,往来于江湖之间。”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隐居江湖,四处漂泊。

【典形】 泛宅船、泛宅浮家、泛宅五湖、浮家泛宅、志和舟、浮家、敝舟为家。

【示例】

〔泛宅船〕 明·瞿式耜《次石帆舟中七夕原唱》:“烽烟不隔还乡梦,琴鹤相将泛宅船。”

〔泛宅浮家〕 宋·胡仔《满江红》:“泛宅浮家,何处好,苕溪清境。”

〔泛宅五湖〕 元·倪瓒《与伯雨登溪山胜概楼》:“若士振衣千仞表,何人泛宅五湖间。”

〔浮家泛宅〕 宋·陆游《秋夜怀吴中》:“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志和舟〕 宋·陈与义《蒙示涉汝诗次韵再和》:“未办志和舟,且洗子荆耳。”


【词语浮家泛宅】  成语:浮家泛宅汉语词典:浮家泛宅

猜你喜欢

  • 云亭

    《史记.封禅书》:“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李奇曰:‘云云山在梁父东。’”唐张守节《

  •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丘:孔丘自称。 我真幸运,假若有什么错误,人家一定知道给指出来。 旧时赞美圣贤不隐匿自己过失。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夫子之墙数仞

  • 凿混沌

    同“凿开混沌”。清魏源《剑阁》诗之二:“人力凿混沌,天心戒倾覆。”

  • 久安长治

    国家政权巩固,局面长期安定。亦作“长治久安”。《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以承祖业,以奉六亲,至孝也;以幸天下,以育群生,至仁也。”见“长治久安”。清·汪琬《尧峰文钞·兵论》:“而其道

  • 湘弦

    同“湘瑟”。唐韩愈《送灵师》诗:“四座咸寂默,杳如奏湘弦。”宋贺铸《雁后归.想娉婷》词:“湘弦弹未半,凄怨不堪听。”【词语湘弦】   汉语大词典:湘弦

  • 一匹练

    《艺文类聚》卷九三引《韩诗外传》:“颜回望吴门马,见一匹练。孔子曰:‘马也。然则马之光景,一匹长耳。’故后人号马为一匹。”又《太平御览》卷八一八引《韩诗外传》曰:“孔子、颜渊登鲁东山,望吴昌门,渊曰:

  • 操奇

    同“操奇逐赢”。清无名氏《维新梦》:“商人百计牟利,三倍操奇。”【词语操奇】   汉语大词典:操奇

  • 留仙裙

    汉.伶玄《飞燕外传》:“婕妤接帝于太液池。作千人舟,号令宫之舟。……后(指赵飞燕)衣南越所贡云英紫裙碧琼轻绡。广榭上,后歌舞归风送远之曲。帝以文犀簪击玉瓯,令后所爱侍郎冯元方吹笙以倚后歌。中流歌酣,风

  • 梦中识路

    源见“梦魂相觅”。形容对好友有所思念而遭阻隔,不得相见。宋陆游《建安遣兴》诗之二:“白浪黏天鲛鳄横,梦中识路亦何为?”

  • 织锦之才

    源见“织锦回文”。称女子有奇才。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金笺玉管,偏超织锦之才。”